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半島都市報訊: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引進的凡納濱對蝦占全世界對蝦產量的40%
“科技的力量是強大的 ,一只小小的對蝦也可以帶來1000億元的產值!9月5日上午,當聽完近年來的海洋科技成果后,在座的人大代表頗為感慨。5日,住魯全國人大代表專程來到中科院海洋研究所調研科技成果產業化情況。據中科院海洋研究所所長孫松介紹,因為科技與生產結合緊密,近年來海洋產業發展非常快,僅引進凡納濱對蝦一項就已產生了1000億元的產值,為全世界對蝦生產貢獻了40%的產量。
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相關負責人孫松介紹,近年來,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一直在研究海洋農業,包括如何將傳統育苗和現代生物技術相結合,研發出多項苗種培育技術,并引進新良種且實現苗種的本地化等!拔覀兪紫葟膰庖M了凡納濱對蝦并開展養殖技術研究,開發出了適合我國海水和淡水水域養殖的對蝦新種類 ,使我國成為全世界最大的養殖對蝦生產國!
目前,我國凡納濱對蝦全人工養殖已經成了一項新產業,經過全國沿海的大規模推廣,實現了養殖所需種蝦和蝦苗完全國內自給,集約化養殖單產高達每年25000到60000公斤/公頃,已累計生產凡納濱對蝦340萬噸以上,創造經濟效益1000多億元,增加養蝦就業崗位100萬個以上!梆B殖產量占全國對蝦產量的 80% 以上,占全世界產量的 40% 。”孫松介紹,中科院海洋研究所通過對海洋環境監測多項技術進行集成,建立了我國海上石油平臺安全監測系統。結合當前藍色經濟發展戰略,他們下一步要力爭在海洋農業、海洋高新技術、海洋生態安全領域的關鍵技術研究方面有所突破,引領海洋科技與產業的發展,使海洋真正成為我國可持續發展新的戰略資源空間。
其中針對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中亟需解決的關鍵問題,他們將充分發揮海洋生物資源研究方面的綜合優勢,尤其要強化海洋油氣業、海洋能利用業、海洋藥物及海洋生物制品等新興海洋產業和未來海洋產業的技術支撐,引領新的產業。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