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大連日報資訊: 近日,從遼寧省莊河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占大連市水產品出口總額60%的莊河,采用新品種、新技術,發展高效、生態漁業,海洋漁業經濟又上新臺階——今年前8月,實現水產品產量23萬噸,同比增長15.1 %;漁業經濟總產值48億元,同比增長20%。
面對全球金融危機對漁業生產和漁業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莊河市海洋漁業經濟之所以能夠逆勢而上,得益于該市漁業生產能夠不斷創新、著力推進漁業增長方式轉變、優化品種結構、強化科技服務、注重產品質量。相關技術人員介紹說:“以雜色蛤養殖為例,以往我們實施底播,現在改為吊養,既避免了海星的敵害,又省了挖取、清洗等環節,至少能節約1/3的人工費。為解決貝類養殖品種單一的問題,今年我們從南方引進美洲簾蛤,作為儲備苗種,準備進軍海外市場。”
此外,莊河市著眼于發展高效漁業。今年上半年,共有75家企業引進并推廣海參大規格育苗技術,產出越冬海參苗種92萬斤。鮑魚育苗技術取得新突破,現已擁有育苗場家124個,育苗水體60萬立方米。還培育雜色蛤、蚶類、海灣貝、蝦夷貝類苗種420億粒,培育海參“小白點”120億頭,江瑤貝育苗促熟待產,現已實現苗種產值3.1億元。推廣“三段式”雜色蛤健康養殖面積20萬畝、美洲簾蛤養殖1.2萬畝、海參生態健康養殖3萬畝;開發沙蠶養殖800畝、引進皺紋盤鮑育苗獲苗500萬頭;引進馬糞海膽養殖1000吊,引進加拿大“黑貝”1000畝,引進藻類養殖500臺筏,引進雜色蛤吊養150吊,全部試養成功。
與此同時,莊河市積極倡導生態養殖,今年新增水產健康養殖示范場8家,無公害產地4家,認證產品4個。現有檢驗檢疫水產苗種12個,檢測源頭水質水樣13個,源頭產品8個。與企業簽訂源頭水產品質量安全承諾書,對育苗、養殖實行動態監管。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