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國今報資訊:柳江縣穿山鎮竹山水庫,面積約800畝,該水庫是下游竹山村三臺屯1000多人生產、生活的“命脈”。最近當地居民反映,由于穿山鎮政府將該水庫承包給他人養魚,每年投放大量的蔗糖濾泥,導致水庫水質惡化,臭味熏天,村民不能洗澡、洗衣,牲畜都不敢飲用。由于缺乏飲用水、生活用水,當地村民甚至是一周都難洗澡一次。
水庫水質遭污染
“水質污染嚴重,村民真是走投無路了!”日前,三臺屯村民周文獻、周炳生等向本報反映,稱該村水庫嚴重污染,但向政府部門反映時卻遲遲未能解決;另一方面,該區域嚴重缺水,喝水、洗澡都成了當地人的一種奢望。
9月23日,記者驅車來到三臺屯,在村民的帶領下來到竹山水庫。還沒到水庫,遠遠就聞到一股臭味。走近水庫一看,水的顏色是青灰色的。
據村民介紹,竹山水庫建于1955年,主要解決下游三臺屯人畜飲水及上千畝農田灌溉。2001年,穿山鎮政府將該水庫承包給他人養魚之后,以前清澈的水質就變得污濁惡臭。養魚者為了催長塘魚,從附近的糖廠買來濾泥倒到塘里,如今水庫底部全是濾泥。魚確實長得更好了,村民們的苦日子卻也來了。在岸邊,村民指著一堆堆“黑土”介紹,這些都是運輸過來的甘蔗濾泥,然后養魚者用推土機將其推至魚塘。
飲水洗澡成難題
村民李紅告訴記者,以前他們還挑水庫的水來飲用、洗澡,而今連洗衣服也不行了。穿了水庫水洗的衣服后身上會發癢,甚至起疹子。現在牛都不敢喝這樣的水,曾有牛喝水庫的水死亡的事件。村民羅三長表示,現在水庫里的水渾濁了,庫容變小了,長期下去不利于近1000畝農田的灌溉。另外,水質被嚴重污染,已嚴重影響農作物生長,成熟得要比過去水被污染前晚了許多。
據了解,水庫水遭污染后,村民的飲用水主要靠距村約3公里的泉眼。但近年來泉眼出水量日趨減少,加上今年天氣干旱,泉水一周時間都蓄不滿蓄水池(約500立方米),村民日子越來越艱難,洗澡都成了一種奢望。
記者來到姚蘭英一家,看了她家里水缸只有半缸水。據其介紹,由于村中修建的蓄水池缺水,每周只能放兩次水,每次每戶只能接水兩缸。這點點水哪夠人用,飲水都沒辦法解決,洗澡就更不用說了,所以大家用水是一道連續幾用。
據了解,該村地域特殊,地下層多是石頭,所以無法打井,村中有兩口水井,但也是水量很少,難以滿足1000多村民用水。
村小組長周文獻稱,此前他們向穿山鎮政府、柳江縣環保局、水利局等部門反映,希望養魚者停止投放濾泥,清理水庫濾泥;另外想辦法從穿山鎮拉水管解決村民用水難題。但一直沒有回音。
解決方案待論證
記者就水庫污染的問題采訪養魚老板,但養魚老板稱,他一個月前從一姓黃的老板手中轉承包,他承認水庫內有大量的濾泥,但都是以前留下來的,現在他們已不投放了。
柳江縣水利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就水庫的污染問題,他們多次與環保部門調查,了解到村民反映的問題屬實,由于水利部門沒有執法權,處罰的問題歸環保部門。水利部門開始研究解決當地缺水問題,他們的方案是在村中打井,通過抽水至蓄水池,解決用水難題;但村民認為應將穿山鎮上的自來水引入該地,水利部門卻覺得這一設想有難度。一方面耗資比較大,盡管政府出大部分,但村民未必愿意出少部分;另一方面引水存在技術性難題,三臺屯的地理位置遠高于穿山鎮,還得經過二次加壓,那么用水的成本勢必增加,村民不一定能夠承受。目前,他們邀請專家對上述兩方案進行論證,尋找最優化的方案。
據了解,該水庫是穿山鎮政府承包給他人的,記者多次聯系采訪該鎮一主管的副鎮長,其也不愿提及。而記者就水庫污染問題采訪柳江縣環保局,相關負責人以“正在處理”為由婉拒采訪。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