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廣州日報資訊:記者昨日從河源市龍川縣疾控中心了解到,在今年國慶中秋期間,該縣有上百人因吃“魚生” 先后被檢出感染肝吸蟲病。目前,當地疾控中心已建立肝吸蟲病治療門診部,為肝吸蟲感染者提供無償驅蟲治療服務,并對服藥者進行追蹤復查。
今年國慶前夕,該縣疾控中心和龍川縣田心鎮衛生院聯合在當地開展人體肝吸蟲感染情況調查時,醫務人員對該鎮200多名學生和村民抽取血樣檢測,結果顯示,有20多人感染肝吸蟲病,人體肝吸蟲感染率為10.6%。
據當地疾控中心有關負責人介紹,肝吸蟲病主要通過進食未經煮熟的淡水魚、蝦(當地人稱此飲食法為吃“魚生”)而感染,感染后輕者無癥狀,重者可引起膽囊炎、膽管梗阻性黃疸、膽結石等,嚴重者可引起肝硬化和肝內膽管癌,兒童會導致發育不良。據了解,龍川縣田心、龍母、回龍等鎮的居民向來有吃“魚生”的壞習慣,是當地肝吸蟲病的高發地區,肝吸蟲病也是該縣當前重點防治的“地方病”。昨日,龍川縣疾控中心工作人員為此提醒當地居民,平時如有進食“魚生”習慣的群體,應及早到當地醫院檢查,開展驅蟲治療,同時要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防止“蟲從口入”。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