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莞時報資訊:
![]() |
一位男子翻墻進去后,摸到一條大魚 一男子抓到魚后就往岸上拎 人群逐漸散去,這位看客依然踩在自行車上探頭向內觀看 一位男子“收獲頗多”,撿了很多魚后還送別人一條 |
昨日上午,萬江壩頭路口的一水塘大量魚類集體“浮頭”,大的有五六斤重。不少人見狀后紛紛挽起褲腿下水撈魚。有的人將撈到的魚現場賤賣。
為防止捕撈,養魚人牽狗巡邏,但仍擋不住撈魚人的瘋狂。
怪事
街頭一袋魚只要10元錢
壩頭路口附近的居民說,昨日早上七點多鐘,有人拿著魚沿街販賣。一袋魚最少有二三十斤,只賣10元錢。雖然是袋裝,但這些魚倒在地上還活蹦亂跳,一看就知道很新鮮。
“會不會是中了毒的魚?”大家還是對魚的來路不放心。剛開始,對價錢這么低的魚,還是很少有人買。為了說明魚的來源,賣魚的人指著路邊的一堵院墻說:里面是一口大水塘。早上,很多魚“浮頭”,奄奄一息。為了減少損失,便撈起來賤賣。
這種說法果然很奏效,10多袋魚很快被搶一空。
“哪里買的?賣魚的人到哪去了?”隨后,附近很多居民都聞訊過來要買魚。此時,賣魚人已不知去向。聽說魚塘就在路邊的院墻內,有人過去看新鮮。
現場
路人卷褲腿下水捉魚
院墻約有兩米高,即使踮著腳,也看不清里面的情況。這時,自行車、人力三輪車,都派上用場了。有人爬上了院墻,里面的情況很快一清二楚。
靠岸的水面上,黑壓壓一片。仔細一看,全部是蠕動的魚頭。“有草魚、鰱魚、洗頭魚......”熟知魚類的居民說,這些魚都“浮頭”了,大的重達六七斤。這些魚像吃了迷魂藥,已經不會游動了。
于是,很多人翻進院墻,開始了捉魚大賽。有的拿來網兜,在岸邊捕,有的直接挽起褲腿下水撈。也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他們當中有人拿來蛇皮袋,將抓到的魚一條條裝進袋中。
9時20分,記者聞訊趕到現場時,抓魚正熱鬧地進行。
兩米高的院墻,只有男士才能翻進去。離壩頭路口不遠處,院墻有一個豁口。一些婦女帶上網兜和蛇皮袋,從豁口進入水塘邊。一條條魚被撈起來,裝進袋中。
“這魚可以吃,對身體不會有損害。捉回去后,今天吃不完的,還可以腌著吃,也可以送給老鄉嘛!”捉魚人一臉得意。
防護
養魚人牽狗在塘邊巡邏
這是誰家的魚?這么多人抓魚,難道沒人管?
“不好,有人來了!”9時30分許,一名20多歲的男子,牽著一條狗,從可園中學方向走來,手里還揮舞著一根木棒。
畢竟是捉別人的魚,心里都有點虛,有的人開始離去。
從院墻豁口進來的人也退到墻外。這時,牽著狗的男子守在豁口處,防止有人再次進入。
但水塘面積很大,根本看不過來。這時,又有人翻墻進入,悄悄潛入水邊的草叢。這名男子雙手往水中一伸,便抓了一條草魚的尾巴。他將魚扔出院墻外,被另一名接應的男子裝入袋中。
不到五分鐘工夫,這名男子抓到六七條草魚,最少超過20斤。在外面接應的男子笑得合不攏嘴。
分析
疑缺氧造成大量魚類上浮
這個水塘為何突然會出現如此之多的“浮頭魚”呢?
有人懷疑水塘被投毒。但這個說話很快被否定了。
一名圍觀的男子說,他曾承包水塘養魚多年,對魚類的生活習性比較了解。如果水塘被投毒,中毒的魚就會“翻白”,即魚肚朝上浮在水面。而這個水塘的魚只是在水面游弋,是一種缺氧的表現。
“你看,這里的水很黑,而且水邊都是水草。”這個男子說,這說明水里的養分太多,水中氧氣不足。只要給水塘中補水,讓水流動,這些“浮頭魚”很快就可以恢復正常。
10時30分許,不少前往捉魚的人盆滿缽滿,逐漸散去!白钌俦蛔プ邇扇俟!别B魚人說,他將考慮盡快給水塘補水,爭取將損失降到最低。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