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遼寧新聞報道 “上秋,至少收2500公斤泥鰍魚,純收入得2萬元。”6月28日,盤錦市盤山縣陳家鄉前么村農民姜振千,望著自己40多畝放養了500公斤泥鰍魚苗的承包田,喜滋滋地向記者算著養泥鰍帶來的好收成。如今在陳家鄉,2000多農戶像老姜一樣,通過發“泥鰍財”而走上了致富路。
泥鰍魚養殖業因其無污染、經濟效益高,有“水中人參”產業美譽。近幾年,國內泥鰍魚的南方市場需求日益增大,年需求量超過5000噸;而國際市場需求量更為可觀,僅日、韓兩國,在其消費的8000噸泥鰍魚中就有6000噸依靠進口。
2003年,陳家鄉經市場分析和專家論證后,作出決定:大力發展泥鰍魚養殖這一極具市場潛力的產業項目。他們依托境內的農業龍頭企業,采取“公司+基地+農戶+深加工+國際市場”的運作模式,逐步形成了苗種生產、銷售、成魚繁殖、回收、深加工、出口等綜合性產業化鏈條,使泥鰍魚養殖成為助農增收的強勢產業。現在,全鄉泥鰍魚養殖面積已達3萬畝,出口量占盤錦市一半以上;陳家鄉運用生態養殖技術,生產綠色無公害泥鰍魚這一產業,已連續兩年被盤錦市列為農業重點發展項目。為實現技術層面上的強有力支持,陳家鄉政府積極幫助龍頭企業運作,成功買斷泥鰍魚產業化國家專利技術。該技術今年投入使用后,通過工廠化育苗,已成功培育泥鰍魚苗3億尾。同時,在他們的推介下,遼寧省淡水養殖研究所、盤山縣水產技術推廣站等多年從事泥鰍魚產業化開發的科研部門,聯手攻關,不斷突破養殖中發生的技術性難題,為泥鰍魚養殖穩產高產“保駕護航”。
為擴大泥鰍魚養殖面積,從今年6月開始,陳家鄉已陸續將2億尾泥鰍魚苗在全鄉上下水線進行放流增殖。此舉輻射全鄉3.2萬畝稻田,畝均增收300元。陳家鄉確立了20個稻田泥鰍魚養殖科技示范戶,為泥鰍魚養殖業播撒科技火種。眼下在盤山縣,已帶動2000農戶發家致富的泥鰍魚產業項目,已呈現由陳家鄉向周邊鄉鎮輻射發展的喜人態勢。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