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安徽農業委員會漁業局資訊:近年來,安徽省安慶市各級漁業部門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充分利用豐富的大水面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河蟹健康生態養殖,積極實施“皖江”品牌戰略,強化產品營銷,走出了一條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產品生態型的精品河蟹產業發展之路。主要做法:
一是堅持科學放養。嚴把苗種投放關,堅持投大苗,投好苗,早投苗;推行二級放養,苗種投放之初,先將蟹種放在湖泊圍網區內暫養,五月份后,將圍網拉開,使蟹種分散到全湖,既能使河蟹更好地適應湖區生長環境,又保證了早期水草的正常生長;加強河蟹后期培育,九月份以后,通過人工投喂小魚、蝦等,提高河蟹肥滿度。目前,全市河蟹已進入捕撈旺季,預計僅湖區產量可達9000噸,是1999年的15倍。
二是推廣“泊湖模式”。在長期的養殖實踐中,該市全美公司在36萬畝的泊湖中圍網養殖6萬畝,逐步摸索出一套獨具特色的河蟹養殖“泊湖模式”。其主要特點是“大湖面、原生態、稀放養、巧育肥”,主要手段是“種草、殖螺、稀放、輪養”,通過在湖泊人工種植水草、移植螺螄、控制放養密度、實行輪養輪休,有效保護水生生物資源,以實現經濟發展和生態保護的和諧統一。每年全市在各大湖泊人工種植草種達100多萬公斤,移植螺螄達1000萬公斤以上,投入資金近千萬元。平均每畝湖泊水面放養幼蟹量控制在50只以內。積極推行水面養殖 “三三制”,即三分之一的水面用于養殖,三分之一的水面用于養草,三分之一的水面輪休。通過一系列的保護措施,安慶湖泊水域生態環境不斷好轉。全市各大湖泊水草覆蓋率由上世紀90年代的50%提高到現在的80%,水質普遍達到國家二類水質標準。全市150萬畝湖泊養蟹水面中,60%的水面通過了國家有機食品產地質量認證和國家、省、市級漁業標準化生態養殖示范區認證。
三是實施品牌戰略。近年來,該市漁業主管部門積極實施品牌戰略,依托市河蟹專業協會,創建了以河蟹為主、涵蓋其它名優水產品的“皖江”系列水產品品牌。大力開展“四統一”。即統一質量標準,統一商標標識,統一包裝,統一營銷推介,全力推進品牌整合。自2003年來,先后舉辦了二屆“皖江”牌大閘蟹蟹王、蟹后評選活動,積極組織養蟹企業參加了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安徽(上海)農產品展銷會、“豐收杯”全國河蟹大賽等。“皖江”系列大閘蟹先后獲得“中國十大名蟹”、全國河蟹大賽“蟹后”、“金蟹獎”、“最佳口味獎”等稱號,并走進了人民大會堂的推介會現場。“皖江”品牌也逐漸由一個地方品牌成長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響力的全國性河蟹品牌。
四是強化產品營銷。一方面加強本地銷售網絡建設。在安慶長青農貿市場、水獅營批發市場和望江、宿松、樅陽等縣農貿市場中,都設立了“皖江”系列大閘蟹專賣店或銷售窗口。另一方面,積極開拓中心城市和沿海發達地區市場。先后與北京、上海、常州、杭州等地水產經銷商聯系合作,開設了“皖江”牌大閘蟹直銷窗口,發展超市直銷、代銷、聯合經營、電子銷售等現代營銷業務。目前,“皖江”牌大閘蟹在北京、上海、常州、杭州等地開設了直銷窗口,并在部分中、高檔酒樓賓館開展了配送業務,進入了當地的一些大型商場、超市。今年8月,通過多方努力,“皖江”牌大閘蟹又進入東莞市嘉榮連鎖超市28家分店,成功入駐“珠三角”。據不完全統計,近兩年,“皖江”系列大閘蟹每年外銷量達5400多噸,銷售總額突破10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