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京郊日報資訊:白寶海,一個大山里的農民,歷經20多年的艱辛創業,鑄造了漁業公司的輝煌,帶動了當地農村經濟的發展,他研究的多倍體虹鱒魚為養殖戶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益。
1986年在懷柔區渤海鎮供電所工作的白寶海,在自家門前的空地里修建了一個小土池,引進河套水,買進虹鱒魚,進行養殖。經過及時補氧的實踐,取得了不是源頭水也能養殖虹鱒魚的成功經驗。此后,很多農戶紛紛效仿,形成了“渤海鎮虹鱒魚養殖一條溝”,使有限的水資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產生了良好的效益。
1996年,白寶海接管了一個具有30多畝養殖水面的養殖場,并將其發展成綜合性餐飲企業。從此,他開始專注于虹鱒魚的繁殖及魚病診斷預防技術,摸索總結出了一套高效養殖的方法,并無償傳授給養殖戶。
企業取得成功后,白寶海并沒有停止前進的腳步,他認為,懷柔有豐富的冷水資源以及大量現成的養殖池,如果改換養殖全雌虹鱒魚或三倍體虹鱒魚,會為養殖戶帶來更高的效益。于是,他聘請了知名水產專家,于2005年歲末培育出了生產虹鱒三倍體的種魚苗,實現科技創新,核心技術已申請專利保護。2008年利用溫度休克和靜水壓休克誘導產生四倍體虹鱒項目也宣告完成,并通過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的專家鑒定,認為成果整體水平居國內領先地位,對虹鱒魚養殖業的發展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白寶海掌握了新技術后,動員鄉親們也參與虹鱒魚養殖,并免費提供魚苗、養殖技術。遇到誰家有困難,他總是樂于幫助。有一次,小宋家的魚缺氧,眼看幾千公斤的虹鱒魚就要死亡,白寶海知道后,馬上攜帶增氧機,帶領公司職員趕到現場,組織搶救,避免了較大的經濟損失。幾年來,白寶海幾乎跑遍了密云、房山、大興和昌平等地區,先后幫助一批又一批農民朋友建起了虹鱒魚養殖場,使他們走上了致富路。
白寶海依托漁場周邊良好的山水資源,將自己的企業打造成了集養殖、垂釣、餐飲、住宿、娛樂、科研和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接待規模由原來的50人增加到150人。如今,白寶海經營的懷柔臥佛山莊推出多項服務項目,已安排農民就業80余人,月工資平均在1500元以上。一位村民說:“別小看白寶海的這家漁業有限公司,可幫了村民的大忙了,讓村民沾了不少光,達到了漁業富裕農民的目的!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