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國早報資訊:每年9~11月是羅非魚苗的投放期,由于魚價持續低迷,使得廣西的許多養殖戶對是否增大投入還處于觀望之中。11月9日,記者從在南寧召開的第六屆羅非魚產業發展論壇上獲悉,在經歷近一年的價格下滑后,從9月開始,羅非魚收購價出現小幅上揚,隨著魚片出口價的回升,預計明年四五月份羅非魚行情將會好轉。
羅非魚是我國淡水魚出口的大宗,兩廣、福建、海南為羅非魚主產區,大部分產量主供北美、俄羅斯、歐盟市場,因此去年的國際金融危機對魚價影響巨大。記者從論壇上了解到,近3年來羅非魚價格波動較大:2007年,羅非魚養殖成本上漲20%,但出口均價僅小幅上漲,出口企業幾乎無利可圖;2008年,因雪災造成羅非魚大量減產,加上成本上漲,出口價格明顯提高;2009年,受金融危機影響,美國等主要進口國購買力下降,出口價格低于上年水平,出口企業拿不到什么利潤。由于風險大、收益少,今年夏季,許多養殖戶賣了第一造魚之后就減少了秋季魚苗投放甚至不養了。
為應對這一危機,此次論壇邀請了國內有關專家、羅非魚出口主要企業及美國羅非魚協會嘉賓聚首,共同尋找羅非魚產業的發展出路。自治區水產畜牧獸醫局作為主辦方之一,在會上介紹了廣西羅非魚產業發展的現狀。據廣西最大的羅非魚出口企業百洋集團介紹,廣西羅非魚產業目前處于有利狀態,出口量仍在持續增長,今年廣東、海南等地出現的羅非魚病害造成減產,來廣西收魚的加工廠增多。加上今年9月開始,出口價格有了回升跡象,塘邊收購價開始上揚,今秋投放了魚苗的養殖戶,預計在越冬之后的明年四五月份會有較好的收益。
與會者認為,雖然目前價格回暖,但由于前期魚價過低,已嚴重打擊農戶的養殖熱情,養殖增長估計需6~10個月甚至更長時間才能恢復,從現在到明年,國內羅非魚原料價和出口價都將保持穩步上升趨勢。
由于羅非魚產業對出口市場依賴過大,與會專家呼吁開拓國內消費市場,有代表舉出重慶羅非魚連鎖專賣餐館的例子。重慶現有30個左右的此類餐館,專門做羅非魚魚片火鍋,每天能消費5噸魚。由于羅非魚是暖水魚種,目前要擴大國內消費,需要解決活魚越冬問題才能北運,如果要加工成適合運輸的薄魚片,還要解決誘導消費者消費及培養專業批發商等問題。
與會企業認為,近10年來,羅非魚行業高速發展,產能過剩情況嚴重,國內加工企業競相壓低出口價格,形成惡性競爭,因此產業已到了整合的時候。建議企業跨地區、跨行業整合,形成完整產業鏈,增強綜合實力以應對來自越南等國魚業的挑戰。
來自美國的專家則建議我國的羅非魚產業實現多元化,除魚片、魚粉、魚油等產品外,還可開發休閑食品等等,使產品結構多元化。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