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9年11月19日,受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珠江水產研究所邀請,梧州市水產畜牧獸醫局趙春寶局長率領梧州市漁政漁港監督管理站有關領導一行四人來到廣州市,與珠江水產研究所所長吳淑勤研究員、黨委書記羅建仁研究員,以及農業部珠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主任李新輝研究員,就建設“農業部珠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梧州站”進行了交流與會談。
會談中,趙春寶局長向珠江水產研究所領導介紹了梧州市的漁業資源管理情況,以及建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的各種有利條件。吳淑勤所長表示,梧州市確實具備了建設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的條件。首先,梧州市位于珠江流域中下游西江上游,其具有特殊的地址、地貌、氣候和自然生態環境。分布著多種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品種,如鯪魚、鳡魚、日本鰻鱺、青魚、草魚、赤眼鱒、海南紅鲌、鯉魚、鳙魚、鰱魚、黃顙魚、大眼鱖、斑鱧等,該江段也是中華鱘、花鰻鱺、鰣魚、長臀鮠等國家重點保護或瀕危珍稀魚類生長活動和產卵場所,是重要的水產種質資源分布區。其次,梧州市漁業主管部門的領導十分重視流域漁業資源和水域生態環境的保護和管理工作。第三,近年來,梧州市在漁業資源的保護和調查,以及漁業資源增殖放流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顯著的成績。
會談達成了共識,雙方都認為建設“農業部珠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梧州站”的條件已基本具備,雙方也都希望在梧州市“農業部珠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梧州站”。
農業部珠江中下游漁業資源環境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于2005年建立,是農業部首批授牌部重點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之一。主要工作內容是了解珠江中、下游的魚類生物多樣性變化情況,定期采集水生生態數據,為國家積累珠江資源與生態變化的基礎數據。通過對江河魚類資源與生態數據分析,為國家制定可持續發展的資源與生態開發與保護計劃提供依據。通過基礎數據積累,建立國家基礎數據共享平臺,拓展對外合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