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珠江晚報資訊:廣東省珠海市斗門區白蕉鎮46名海鱸養殖戶養殖失敗,為索取1500萬元的賠償打官司輸了一審,二審時又面臨60多萬元的訴訟費。近日,市中級人民法院及時免去了他們的訴訟費,并經調解使養殖戶獲得了一定的賠償,保護了斗門水產養殖行業的健康發展。
因飼料問題上法庭敗訴
2006年,斗門白蕉的曾某等46名養殖戶,換用了浙江某飼料公司生產的一批飼料,結果海鱸減產。養殖戶們認為該飼料公司夸大飼料質量,應當賠償1500多萬元的經濟損失,但因舉證不力敗訴。46名養殖戶向珠海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上訴期間,眾多養殖戶情緒激動,紛紛向各級政府部門及新聞媒體,反映養殖業的艱難情況,甚至出現了少數養殖戶退出承包的現象。
二審立案期間,46名養殖戶申請免交訴訟費。經中級人民法院審查,他們不符合應予免交訴訟費的情形。中院工作人員通過調查了解到,斗門白蕉鎮是全國最大的海鱸生產基地,目前養殖面積已達1.5萬畝,年產量5萬多噸,占有全國海鱸市場的七成,遠銷韓國、日本等國外市場,是珠海農業的支柱產業。但金融危機、飼料價格上漲、暴雨臺風等不利因素,使得斗門養殖戶基本都處在苦苦支撐之中。這次“飼料糾紛”如果處理得不好,很有可能打擊農戶的養殖積極性,讓本來就處于困難時期的斗門養殖業雪上加霜。因此,珠海市中院同意他們緩繳訴訟費。
撤回上訴省下60萬訴訟費
案件進入審理后,合議庭組織飼料公司、經銷商與養殖戶們協商具體方案,最終達成了由該飼料公司在飼料貨款上,讓利25元/包的方案,既為舉證能力有限的農村養殖戶爭取到了合法權益,也合理考慮了企業繼續經營的問題。2009年6月,雙方在法院的見證下簽署了和解方案。為了盡量減少養殖戶們的訴訟成本,珠海中院以上訴人在緩繳訴訟費期限屆滿后,仍未繳納上訴費為由,裁定該案按撤回上訴處理,46名養殖戶由此得以省下了上訴費共60余萬元。
記者了解到,珠海市法院系統今年加大了司法救助的力度,2009年1-10月,緩、減、免繳訴訟費案件共137宗,是去年同期的2.6倍,緩、減、免訴訟費金額近百萬元人民幣,是去年同期的兩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