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記者從山東省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獲悉,今年1-10月份,濰坊市水產養殖生產實現產量32.3萬噸,同比增長174%,其中海水養殖產量24.5萬噸,同比增長214%,淡水養殖產量7.8萬噸,同比增長83.3%。
據了解,今年以來,濰坊市立足區位優勢,凸顯地方特色,著力培植養殖特色鮮明、產業素質優良、生態環境良好、帶動能力較強的六大優勢產業帶,全力打造水產養殖增長極。
一是蝦蟹池塘養殖產業帶。濰坊市在沿海發展池塘蝦蟹養殖20萬畝,年產蝦蟹2.2萬噸,產值7.5億元;在寒亭區發展規模化鹵淡水南美蝦養殖,養殖面積1.2萬畝,平均畝產1500斤左右,最高畝產2000斤,年產蝦0.9萬噸,產值2.1億元。
二是工廠化大棚養魚產業帶。濰坊市發展工廠化養殖大棚430多個,主要養殖半滑舌鰨、大菱鲆、星鰈等,大菱鲆價格有所攀升,現行價36元/斤左右,半滑舌鰨在80元/斤左右,年產魚類4000噸,產值2億元。
三是庫區黑魚連片養殖產業帶。濰坊市在峽山區、安丘市建設了高標準“上林下漁”、“上糧下漁”養殖池塘5萬畝,年產鮮魚4萬噸,產值8億元。今年市場價格平均10元/斤,黑魚養殖畝純利潤可達1.2萬元,為歷年來效益最好的一年。
四是冷水魚集約式養殖產業帶。濰坊市在臨朐縣發展鱒魚、鱘魚養殖面積達到了350多畝,鱘魚價格平均20元/斤,為歷史最好的一年,年產優質水產品1.2萬噸,實現產值2億元。
五是淺海扇貝養殖產業帶。淺海扇貝養殖成功鋪開,已由去年的20萬畝發展到近30萬畝,產量可達5萬噸,產值2億元。
六是灘涂貝類增養殖產業帶。濰坊市在北部沿海灘涂底播了文蛤、雜色蛤、毛蚶等貝類苗種3300多噸,播撒面積近30萬畝,產量可達6萬噸,產值可達5.5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