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濰坊新聞網資訊:在不久的將來,濰坊市海洋里的魚蝦蟹貝就會在人工安置的“公寓”中棲息繁殖。
>>>勘探分析人工魚礁建設可行
近日,濰坊市海洋與漁業局委托中國海洋大學對我市擬建人工魚礁區進行海洋底質勘探和可行性研究工作。
人工魚礁是海洋牧場系統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人工魚礁即人為在水域中設置構造物,以改善修復和優化水生生物棲息環境,為魚類等生物提供索餌、繁殖、生長發育等場所,達到保護、增殖資源和提高漁獲質量的目的。廢舊船舶、輪胎、汽車、木頭、石塊、粉煤灰凝制件、玻璃鋼、塑料等都是建設人工魚礁的材料。
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科科長宋洪彥告訴記者,本次人工魚礁勘探共選擇了濰河入海口北海域、膠萊河入海口北海域、濰坊港防波堤以東海域3個調查區進行勘探,每個調查區設置3個斷面、9個探點。
“按照山東省人工魚礁建設規程,經過勘探和科學分析,專家們一致認為,我市近海海域地質適宜進行人工魚礁的建設和投放。”宋洪彥如是說。
>>>好處不少可改善環境和增殖
據了解,我市瀕臨渤海萊州灣,海岸線長140公里,海域面積1400平方公里,海洋生物資源豐富,有浮游植物80余種、底棲動物80余種、地方性魚蝦蟹類70余種,洄游性魚蝦類30余種,盛產三疣梭子蟹、中國對蝦、文蛤、青蛤等經濟品種。
“我們建設的魚礁是保護性魚礁,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給魚蝦蟹貝安個家,從而達到改善環境、保護環境以及資源增殖的作用。”宋洪彥對記者說,設置人工魚礁首先是可以改善環境,魚礁上會附著很多生物,從而引誘來很多小魚小蝦形成一個餌料場;并且魚礁會產生多種流態,上升流、線流、渦流等,從而達到改善、保護環境的作用。另外,魚礁體內空間可保護幼魚,并且設置魚礁后,魚礁區漁船不能拖網,也不能圍網和刺網,只能用手釣,從而達到資源增殖的目的。
除去改善環境、保護環境、資源增殖等作用,在我市建設人工魚礁還可以發展生態旅游和休閑漁業。
>>>項目建設爭取明年十月動工
據介紹,人工魚礁建設的原則,以資源保護為主導,以增殖資源為輔助,兼顧其他海洋產業,拓展漁業功能范圍。通過魚礁建設把漁業資源的保護與增殖、捕撈作業結構調整、海洋與漁業行政管理、漁業種質保護區建設等多項措施有機地結合起來,能夠為我市漁業乃至渤海漁業發展注入活力。
宋洪彥表示,目前市海洋與漁業局正在進行人工魚礁建設項目研究,馬上他們就會向山東省海洋與漁業廳申報項目,項目批準后他們就會著手進行相關的建設工作。
“如果省廳批準了我們的項目,我們就開始編制人工魚礁可行性研究報告、海域使用環境影響評價報告等相關報告。”宋洪彥告訴記者,如果一切進展順利,明年10月份就可以動工建設人工魚礁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