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月13日清晨,鞭炮聲打破了湖面的寧靜,點燃了新春的祝福,鄱陽縣蓮湖鄉蓮青村漁民徐曼松一大家人早已忙碌起來。和往年一樣,年三十早上吃團圓飯是當地的風俗。
瞧,船上掛起了12只火紅的大燈籠,漁船內,自家釀的米酒香氣飄散著。團圓飯正式開始,十幾道香噴噴的大菜陸續端進了船艙擱板。56歲的徐曼松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大家喝酒吃菜,一邊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在湖區,一年到頭,只有這年三十,一家老小才有機會坐下來吃個團圓飯。平日里大家都忙著出船捕魚、搞水面養殖。去年我和兩個弟弟合伙搞了網箱養殖,一年下來凈賺12萬多元。”
坐在徐曼松一旁的二弟徐愛松接過話題,說道:“要是按我說的增加1畝網箱,那還要多賺一些。”徐曼松向記者介紹道,過去他們一直在鄱陽湖以捕魚為生,但收入不高。2008年起,兄弟3人合伙搞起了網箱養殖,日子越過越紅火。明年他們準備增加投資,再搞一些特色養殖。
剛提起特色養殖,在省城農科院工作的徐家四弟忙著從背包里掏出了幾本網箱養殖的書,遞給了3位哥哥:“省里提出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鄱陽湖區迎來發展的好機遇。作為生活在湖區的人,可一定得把這湖清水保護好。我們要用科學養殖的方法發展生態漁業。”聽著老四的話,一家人紛紛點頭稱是。
“來,為我們明年的日子越過越紅火,為我們鄱陽湖周邊建設得越來越好,干一杯!”不知是誰提議,全家老小齊齊端起了酒杯。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