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0日,福建省莆田市沿海鄉村陸續拉開群眾集體鬧元宵等民俗活動。而在埭頭鎮石城村海上養殖區,海上警務室的邊防官兵駕乘快艇巡邏執勤,一艘艘小舢板載著龍須菜來回穿梭,養殖戶忙著清潔魚箱、投放餌料,一片人勤春早的生產景象。
石城村從事鮑魚養殖有2600多戶1060人,籌資1億元養殖鮑魚2000萬粒,有著“鮑魚第一村”的美譽。春節以來,一些雇工紛紛返家過年,又正逢成品鮑魚上市銷售,繁忙的生產使得養殖戶都選擇了在海上過年。
林進松養殖了70萬粒皺紋盤鮑。由于缺少人手,他和妻兒泡在漁排上,年夜飯在海上吃,圍爐守歲也在海上過。他說,由于年前山東持續的海冰災害,當地的鮑魚養殖受到一定影響,這使得石城鮑魚銷售好于往年,春節前全村成品鮑基本銷售一空。
虎年春來早,警民干勁足。在海上警務室,石城邊防所的執勤官兵正和村干部謀劃新一年海上養殖安全防范新思路。村主任林金地說,全村46家經濟聯合體還將繼續擴大投資規模,統籌搞好冬夏轉場養殖和夏季陸地暫養,真正打響石城皺紋盤鮑這個“一村一品”的牌子,實現全村人均收入在萬元大關的基礎上再創新高。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水族資訊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