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據報道,去年廣東省江門市水產品出口總量為16521噸,貨值為11673萬美元,與2008年同比量值齊跌。在整體一片跌聲的情況下,臺山烤鰻以優良的品質成功開拓國外新興市場,出口量值一枝獨秀,呈倍數增長,最高達5倍之多。
臺山以其優越的氣候、土質、水質等養殖地理環境,在幾年內迅速發展成為國內鰻魚養殖重要基地,有鰻魚養殖場85家,分布在斗山、四九、端芬、赤溪、都斛、汶村、廣海和深井等10個鎮,總養殖面積近4.7萬畝,其生產的鰻魚主要用于出口,出口量占全國總出口量的六成以上。但在這兩年內,既受到金融危機的影響,又受到一些國家對中國食品苛刻檢查的圍剿,臺山鰻魚的出口已由增變跌,形勢十分嚴峻。在此情況下,商家變活鰻出口為烤鰻出口,既增加了產品的附加值,提高企業收益,又能延長食品的保質期,突破鮮活農產品銷售時效性強的弱點,增強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但是,烤鰻的出口增幅雖大,可出口總量卻仍然較小,政府與企業仍要繼續努力,讓烤鰻成為又一個臺山農產品的品牌。
首先,嚴格把好食品關。政府應參照世界各國的食品安全規定,指導企業在養殖、制作、保質等各個環節中保證烤鰻的食用安全,一旦發現個別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出現違規情況,必須予以重罰,確保臺山鰻魚的金字招牌。還可邀請出口國的相關人士來臺山參觀養殖與制作情況,冰釋其對鰻魚食品的戒備。
其次,注重自身品牌建設。作為政府,要加快臺山鰻魚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的步伐,增加臺山鰻魚的含金量,使之成為臺山重要的農產品品牌。作為企業,應加大宣傳投入,著力打造休閑食品品牌,以烤鰻為龍頭產品,帶動各類農產品的加工銷售。
再次,拓寬產品銷售渠道。一方面,繼續開拓國外市場,特別是歐美發達國家,使之成為烤鰻出口增長的主力軍。另一方面,也應關注國內市場,根據國人的口味習慣,制作各式鰻魚休閑食品,將國內市場培植為烤鰻另一個重要的銷售源。
只要政府與企業共同努力、共度時艱,一定能夠將臺山烤鰻打造成為另一塊家產品的金字招牌,使這個行業有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