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2009年,江西省漁業經濟總產值突破600億元大關,達到605.06億元,同比增長11.6%。其中:第一產業,即漁業產值(含苗種)251.20億元,同比增長8.4%;第二產業,即漁業工業和建筑業產值83.48億元,同比增長20.6%;第三產值,即漁業流通和服務業270.39億元,同比增長12%。一、二、三產業占經濟總產值的比重分別為:41.5:13.8:44.7。
第一產業中的養殖與捕撈產值為231億元,苗種產值為20.2億元,養殖業產值的比重約占養捕產值85%。2009年全省養殖產量達到182.04萬噸,同比增加14.6萬噸,增長8.7%,養殖業持續快速的健康發展,不僅確保了水產品市場的有效供給,也為平抑農產品價格、保障糧食生產安全、增加漁(農)民收入做出了貢獻。
第二產業中水產品加工業產值67.59億元、漁用飼料業產值11.03億元、建筑業產值2.79億元,分別同比增加9.56億元、2.84億元和1億元,這與主攻加工,加快推進現代漁業建設,實施標準化池塘改造及大力發展健康養殖等舉措緊密相連。2009年全省克服金融危機和各種不利因素影響,水產品加工繼續實施面向兩個市場,主攻“三大”系列產品戰略,繼續引進一批世界一流技術和一流設備水產加工生產線。全年用于加工的水產品總量達到37.36萬噸,占全省水產品總量的18.2%,提高了2 個百分點;水產加工品總量達到21.12萬噸,同比增長8%;水產品加工產值達到67.59億元,同比增長16.5%;全年全省水產品出口創匯達1.64億美元,其中自營出口額達1.3億美元,同比增長31%,繼續位居全國內陸省份前列。繼續實施標準化魚池改造,利用中央財政支持現代農業項目資金改造池塘2.26萬畝、改造規模化良種擴繁場五個,僅此一項基礎設施建設突破資金一億元。同時漁用繩網制造也有一個長足發展,達到1.08億元。鄱陽縣的漁鉤產銷排全國第一,銷售量占全國市場的80%,總產值超過5000萬元,漁鉤產品除了銷售國內市場,還遠銷東歐、東南亞、澳大利亞及北美、非洲。
第三產業中的水產流通業仍是重頭戲,產值達到226.19億元,同比增長12%;休閑漁業是朝陽產業,產值達到22.06億元,同比增長20%,充分體現搞活流通,大力發展休閑漁業取得的成效。多年來江西省始終把搞活流通貫穿于漁業產業發展之中,全省城鄉水產品市場流通活躍,集市貿易發達,據統計:2009年全省流向外省的水產品總量約為70萬噸,本省流通的水產品產量約為80萬噸,用于組織水產品流通的漁業專業合作社就達120余家。
“十二五”期間,江西省漁業繼續堅持壓縮捕撈、發展養殖、主攻加工、搞活流通的發展方針,將進一步加快漁業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繼續進行產業結構調整,不斷提高產業抵御各種風險的能力,統籌兼顧漁業一、二、三產業的協調發展,力爭2015年全省漁業經濟總產值邁上1000億元新臺階。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