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3月9日,科技部組織有關專家,對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南海水產研究所承擔的農業科技成果轉化資金項目“對蝦飼料專用高效益生素轉化與示范”進行驗收。專家組聽取了項目執行情況匯報,審閱了有關資料,經質疑和討論,一致認為項目全面完成了合同指標,國撥資金和自籌資金足額到位,專款專用,使用合理,同意驗收合格。
本項目篩選出3株具有益生作用、提高飼料利用率、適合顆粒飼料生產工藝條件的芽孢桿菌,優化了益生素菌株發酵參數和產品生產工藝流程,建成了年生產能力1000噸的益生素菌株發酵培養中試生產線,制定了益生素產品“有益活性微生物制劑”和“水產飼料微生態制劑使用規范”的質量技術標準,取得了“利生添寶”和“加強型利生素”兩個產品的生產批文,促進了益生素的推廣應用。
項目申請國家發明專利1項,發表論文6篇。項目執行期間累計生產益生素產品660噸,實現產值396萬元,利潤71.28萬元,產品有效益生菌菌數達109個/克以上。本項目的實施促進對蝦飼料專用高效益生素產品達到初步產業化生產的熟化程度,為高效環保型水產飼料和無公害健康養殖提供高效的科技產品,有利于提高水產飼料的高效利用,削減自身污染,保障養殖生態環境安全,促進飼料工業和水產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改善農業生態環境和提高生態效益,具有明顯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