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走進丹徒高橋這個隔江鄉鎮,四四方方動輒一二十畝的池塘星羅棋布。眼下,池塘里的蟹苗銷售一空。在高橋,農產品深加工漸成氣候,秧草身價陡增走出鎮江。在高橋,農民一改傳統種田模式,在全市率先成立的植保專業合作社,使得農民田間不再忙碌省心省力。近年來,高橋鎮堅持因地制宜,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和推動農業規模化、特色化發展,有力促進了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去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從3年前的5000元左右一躍上升到9590元。
“四個千畝”特色養殖
春節期間,高橋鎮蟹苗銷售全面進入旺季。盡管今年每公斤的售價比去年上漲了14元,達到50元,但銷售仍是供不應求。揚子江螃蟹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許峰告訴記者,因為苗情長勢好,銷售特別火爆,原本3月底才能銷售完的蟹苗春節期間就被搶購一空,養殖戶畝均凈收益六七千元。
由于三面環江,高橋鎮水面資源豐富,適宜水產養殖。為做大做特水產養殖業,高橋去年提出了發展“一鎮一業”、打造“四個千畝”規模高效農業園區的目標,當年流轉土地2100多畝,并加快園內配套建設。在此基礎上,以揚子江螃蟹養殖省級示范基地和富民水產專業合作社等為載體,加大技術培訓,發揮示范效應,帶動400多戶農戶從事水產養殖增收致富。該鎮計劃今年夏秋兩季將再完成2000畝土地的流轉,全面完成“四個千畝”基地的建設任務。著眼于延伸產業鏈,該鎮正在規劃建設高橋鎮水產品交易市場,進一步細化分工,帶動飼料加工、水產冷藏、保鮮、運輸及水產品深加工等相關項目發展。
做優農產品深加工
水產品的深加工正在起步,而有著悠久種植歷史的秧草種植,早已給出高橋做優農產品深加工的生動注解。為了把秧草種植和深加工培植成全鎮特色農業產業,2007年高橋鎮創辦了高冠食品有限公司,同時成立了高冠秧草專業合作社。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