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由于今年龍蝦價格一直堅挺,感覺養殖龍蝦商機無限的人自然也就多了起來。不過昨日記者采訪專業人士得知,龍蝦養殖技術短期內很難突破,急于掘金的市民一定要看清楚所謂的龍蝦養殖技術究竟是否可行。
“龍蝦產業鏈上最關鍵一環就是龍蝦的養殖技術,可惜,該技術短期內很難突破,目前,像盱眙,都還只是采用套養模式,擴大養殖面積。”
盱眙漁業局梁科長接受記者采訪時透露,隨著龍蝦菜肴越來越被更多的城市接受,龍蝦的需求也一年旺過一年,但龍蝦有它致命的生理缺陷,一是抱卵量小,產量受限,二是,生長過程中有自相殘殺的習性,即個大的龍蝦有殺死個小龍蝦的本能,這導致龍蝦一年只能產一茬。
“有人可能會提出,那就從這致命缺陷上著手進行技術攻關?”梁科長稱,其實人工繁殖技術也是有的,可除了數量受限制外,成本也太高,一般培育一斤蝦種的成本為20元,而自然繁殖的成本才8元左右,所以養殖戶都不愿意接受人工繁殖的蝦種。
他介紹,目前該縣擴大龍蝦養殖量的最主要方法就是擴大水面,在水域面積有限的情況下,采用“套養模式”,所以在往年的池塘養殖、灘地養殖和蘆葦地養殖方式的基礎上,今年當地又新增一種“稻田養殖”。記者了解到,南京人即將吃上的“稻田蝦”,事實上同樣不屬于人工養殖的龍蝦。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