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市場上,一兩一只的中等偏上蝦子大約要22元/斤,飯店里,一盆28只的十三香龍蝦要賣到68元。與去年相比,因為貨源緊俏龍蝦漲價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既然野生龍蝦量有限,能否嘗試人工養殖龍蝦來滿足需求?但是,由于龍蝦自身特性等原因,目前國內還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人工養殖龍蝦的成功案例。
但是,一位南京漁農在自己的50畝水面里養殖出了龍蝦,畝產量已經達到300斤,成為了南京人工養殖龍蝦成功第一人。昨天,在高淳縣漆橋鎮老孔的50畝水面上,記者見到了孔春方養殖的龍蝦,“這一筐個個都在一兩以上”,從水面上拉起籮筐,老孔驕傲地說。靠著五年不斷的“試驗”,老孔一一破解了人工養殖龍蝦的難題。
龍蝦成活率是個坎
“龍蝦都是在很臟的地方養殖出來”是不少食客對于龍蝦出身地的錯誤認識,其實龍蝦對于水質的要求非常高,市農林局水產處專家介紹,首先,生長龍蝦的水面中的浮游水生物含量必須達到一定濃量,這樣既可以凈化水質也能保證不讓水下的龍蝦“餓肚子”;其次,水面里的水溶解氧不得低于0.5毫克/升,否則就會造成龍蝦缺氧。而人工養殖最難之處就在于龍蝦是個好斗群體,在食料不足、投養密度高、水質不好時,龍蝦特別喜歡互相殘殺,因此之前不少人工龍蝦養殖戶就是失敗在無法提高龍蝦成活率上。
日本水草給龍蝦搭窩
記者看到,與市場上賣的野生龍蝦兩側黑乎乎的深色腮有別的是,老孔養殖出來的龍蝦兩側的腮呈現乳黃色,湊近仔細看,記者發現龍蝦的腮絲非常分明,基本上沒有任何雜質,外殼是鮮紅色。“解決人工龍蝦養殖難題首先要解決龍蝦住的問題”,老孔解釋,龍蝦生長過程中有自相殘殺的習性,如果密度過高或者飼料不夠,長大的龍蝦就會吃掉幼蝦。“解決這個問題就是要用水草給龍蝦們建一個水下森林,這樣幼蝦和剛脫完殼的小蝦就有足夠的空間來躲避成蝦的食捕。”經過幾次比較,老孔最終挑選了日本的伊樂草放入池塘內給龍蝦們構窩,今年300斤/畝的產量也表明,水草對提高人工養殖龍蝦成活率的確有用。“2004年時候,因為沒有經驗,投放到池塘里的水草不夠量,結果成活率特別低,那年的養殖可以說失敗了,”老孔說,為了讓龍蝦們住得舒服,根據天氣情況,他還經常要換水和投放些微生物質劑,既是增加了水里氧氣含量也凈化了水質量。
食:給龍蝦喂小麥玉米
如果餓了,龍蝦也有可能會自相殘殺。針對龍蝦的吃飯問題老孔也進行了研究。傳統的龍蝦都是野生在淡水湖泊之中,靠互相殘殺或者吃浮游水生物而存活,而老孔手中養殖的龍蝦吃的卻是小麥、玉米、豆糠、小魚干等等特調餐。參考了螃蟹的食譜,小麥、玉米、豆糠、小魚干可以保證龍蝦攝入充足營養在水下健康成長,老孔說,除了給龍蝦吃些特制的飼料,他還嘗試著在水里投放了螺螄,“可別小看這些小螺螄,靠著它們,既可以凈化水質,龍蝦也可以自己捕獲著吃而不餓肚子,也提高了龍蝦的成活率。”
龍蝦養殖打造億元產業
據了解,作為未來“十一五”南京水產重點項目,龍蝦養殖將被打造成南京的億元產業,因此之前市農林部門已經組織了相關基地進行嘗試,研究如何提高蝦苗繁育和人工養殖的成活率,完善養殖技術,增加龍蝦的上市量。高淳縣農林局也已經幾次對老孔的池塘進行了考察,高淳縣農林局的負責人表示,老孔的人工龍蝦養殖模式比較可行,接下來將以此為模式大量推廣人工養殖龍蝦。目前野生龍蝦一畝產量在百斤以下,而老孔人工養殖水面畝產量已經達到300斤,一旦將來人工養殖龍蝦大量上市,現在市場上居高不下的龍蝦價格會不會因此而下滑?對此,市農林局水產處專家認為,雖然人工龍蝦比野生龍蝦更為綠色生態,但是大量上市并不會對眼下紅火的價格帶來太大的沖擊,“南京人愛吃龍蝦,因此龍蝦經濟已經形成,人工養殖龍蝦將來會走螃蟹養殖之路,形成品牌銷售,估計近幾年以內龍蝦價格仍不會下跌。”
編輯:劉謙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