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 “海藻”和“小貝”不是電視劇《蝸居》的人物,而是海洋里的海藻、貝類。記者昨日從溫州有關部門了解到,近年來溫州市淺海貝類和藻類養殖逐漸興起,不僅帶來了較高的經濟效益,而且有利于改善生態環境。據市海洋與漁業局測算,溫州市去年養殖的海藻和貝類吸收碳至少1.2萬噸。
近年來,溫州市淺海貝類和藻類養殖業日益興起。2008年溫州市海洋貝類產量86615噸,海洋藻類干品總產量17475噸,在2008年的海水養殖產量中,貝類產量約占全市海水養殖產量的77%,大型藻類約占15%。2009年,溫州市海洋貝類產量和海洋藻類干品繼續保持平穩增長。
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有關人員介紹,養殖大型海藻和貝類對海洋生態環境具有重要的生物修復作用,是碳匯產業。如大型藻類通過光合作用將溶解在海水中的無機碳轉化為有機碳;濾食性貝類通過攝食活動大量去除海水中的顆粒有機碳,并且通過吸收碳酸鈣形成貝殼能夠埋藏大量的碳,尤其重要的是,伴隨著養殖貝藻的收獲,大量的碳能夠直接從海水中移出。海水中碳的轉化和減少,大大促進了空氣中二氧化碳溶解于海水,有效地減少了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據市海洋與漁業局測算,去年我市養殖的紫菜、羊棲菜等藻類從海洋中帶走超過4000噸的碳、250噸的氮和25噸的磷,而文蛤等養殖貝類從海洋中帶走的碳超過8000噸。
隨著溫州市海水養殖業的進一步發展,貝藻的碳匯潛力還很大。目前溫州市正大力扶持紫菜、羊棲菜、海帶等大型藻類的養殖業。為恢復溫州市已退化的銅藻生態環境,我市有關科研單位承擔了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項目“銅藻繁殖生物學及增殖技術”及“銅藻海藻場重建及生態環境生物修復”。據悉,生活在溫州海域的貝類425種、藻類174種。南麂列島被譽為“貝藻王國”,其貝類、藻類生物特別豐富,分別約占全國種類數的30%和25%。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