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自2009年夏季,貴州大部分地區降水持續偏少、氣溫偏高,截至2月28日,全省累計出現重旱以上縣(區、市)78個,比例達92.9%,其中特重旱縣(區、市)55個、重旱縣(區、市)23個,部分地區降水之少突破同期氣象歷史記錄,出現歷史罕見的夏秋冬連旱,當前又疊加春旱,此次旱災時間之長、范圍之廣、危害之重為百年一遇。
由于這次干旱持續時間長,不少河流斷流、山塘干涸、泡冬田干裂、水庫水位急劇下降,造成農戶稻田過冬魚種、親魚嚴重損失,干枯的池塘、山塘、小水庫將無法再從事養殖生產,部分網箱出現缺氧死亡,斷流的溪流、河流導致水生生物大量死亡。據3月25日初步統計,全省漁業受災面積達19.32萬畝,其中稻田養魚面積11.07萬畝、池塘養魚面積0.99萬畝、流水養魚面積0.51萬畝、山塘水庫養魚等面積6.76萬畝;網箱受災面積432.9畝,造成經濟損失9871.95萬元。此次干旱主要受災的為稻田養魚、池塘養魚、流水養魚和山塘水庫養魚。
據氣象局的趨勢預報,3月~5月,貴州省降雨仍然偏少、氣溫仍然偏高,全省旱情仍呈蔓延和加劇態勢,形勢極為嚴峻,給漁業生產造成嚴重受損。針對這一情況,全省水產工作人員深入一線幫助受災群眾抗旱救災,采取了多方面的抗災應對措施。
政府高度重視。面對嚴峻旱情,貴州省各級政府高度重視,省委書記石宗源、省長林樹森對抗旱救災都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級各有關部門及時部署,積極組織力量幫助農民減少損失,努力把災害影響降低到最低程度。3月中旬,省農委分別派出調研組,到各地實地考察干旱災情,指導農戶開展自救。
及時掌握旱情,早安排,早部署。根據氣象部門的分析預報結果,及時發出做好防旱工作的通知,全面安排部署抗旱工作。
加強管理,合理用水,節約用水。在確保人畜飲水安全的前提下,加強對池塘、養魚稻田等的滲漏檢查和維修工作,發現問題及時修閘堵漏,減少水體浪費;修復、添置提灌設施,確保必要供水順暢;將網箱移至較深水域,提高水的利用率。
科學投喂,降低魚耗氧量。減少每天投喂次數和投喂總量,每天投喂早晚各一次,同時投喂量為正常量的50%~60%,減少飼料浪費造成的水質污染,盡量不施有機肥和少施無機肥保持水體清潔。
適時捕撈,減少魚類存池量。缺水嚴重的池塘,應及時將商品魚捕撈上市銷售,減少水體負載,緩解水體溶氧壓力,確保未達到上市規格的魚安全度旱。
指導養殖場(戶)搞好水產疫病的防控工作。嚴格消毒制度,確保養殖水體的水質,搞好水產疫病的防控工作,防止疫病的發生,確保水產品生產安全。
做好群眾工作,組織開展生產自救。為了保證今年的水產苗種供應,對已干枯的池塘,發動養殖戶清除於泥、修補塘埂和溝渠;部分地縣采取與外地苗種供應商簽訂苗種供應協議,并將種魚轉移至外地繁殖場進行繁殖等措施進行生產自救,做好雨季來臨后的放苗準備工作。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