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開,魚蝦鮮。時下,正是本地海鮮大量上市的季節,記者昨日在煙臺市區濱海路馬山寨段看到,當地漁民把捕撈的新鮮海貨擺上了公路兩側,一個悄然形成的“公路海鮮市場”招徠許多過路司機停車購買,給過往車輛和行人帶來相當大的安全隱患。
“公路市場”初具規模
“快來看看啊!爬蝦25元一斤,黑魚不管大小都是15元一斤!”昨日上午9時,記者行車至馬山寨路段,發現公路南側幾人一組在吆喝叫賣海鮮。不少路人將汽車停在路邊,下車購買,熙熙攘攘的人群,儼然一個小型的市場。
“這都是俺大清早出海拉回來的!”一位攤主用漏勺舀起一勺爬蝦,一邊展示一邊對顧客說,“你上哪兒去買這么活的爬蝦!”一位車主一口氣買了20斤爬蝦,他告訴記者,“我去威海看個朋友,經過這時發現路邊有賣海鮮的,干脆多買點兒送人!”而另一位車主則直言,因為這兒的海鮮新鮮程度超過農貿市場,所以直接從牟平開車過來購買。記者看到,小小的公路海鮮市場初具規模,吸引了不少回頭客。
海鮮雖好,停車危險
海鮮雖好,但這個市場所處的路段西高東低,存在不小的安全隱患。車輛自西向東行駛時是一較長的彎型下坡路,不少車輛車速至少80碼/公里以上。當駕駛員自西向東駛來,在看見市場并產生購買欲望時,大多是行車戛然而止,突然停在攤販跟前,有些駛過的車輛甚至倒車至攤販前。
記者停車觀察半小時,發現有3輛車加速后突然停車,1輛車違規倒車,2輛車占用行車道,將車平行停在路中間。這些無疑都增加了交通隱患。
市民建議:海邊建市場
根據相關法規,作為旅游觀光路的濱海路并不允許進行經營活動。但由于濱海路沿路存在幾個小碼頭,不少市民已經習慣在濱海路上購買到第一手最為新鮮的海鮮。
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攤販告訴記者,他知道在濱海路上賣海鮮“是犯法的”,但是將海鮮賣給二道販子和自己拿到市場上賣完全是兩個價錢,而且因為守著家門口,海鮮又是直接從海里拉上來,這樣的賣點能讓自己多掙些錢。而顧客則表示,很歡迎在濱海路上的這個小市場,原因無他,“海鮮這東西吃的就是一個‘鮮’字!”
濱海路的小市場,應當疏通還是應該禁止?是遵守規定還是遵從民意?每天往來于市里和牟平的張先生說出了他的觀點:“如果可以,在濱海路沿側選一個合適的位置,建一個與濱海路風格一致的小型建筑,專賣海鮮供給過往路人,不占用濱海路資源,也許對城市形象都是一個提升!”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