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笨魚”面積將增加2.3萬畝,總產值有望突破一個億
眼下,隨著江面的陸續解凍,又到了品江魚的大好季節。近日,記者在肇源看到,這個縣的江魚館生意火爆,品開江魚的人絡繹不絕。
肇源縣因為嫩江和松花江兩江環繞,是漁業發展的天然寶地。近年來,當地大打綠色漁業品牌,形成了以“笨魚”為主,集生產銷售、餐飲、娛樂休閑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去年,“笨魚”養殖面積達到17.6萬畝,產量達到6100噸,產值5500萬元,并帶動旅游、餐飲等行業增收3000多萬元。
肇源縣有水面103萬畝,可養魚面積84萬畝。1988~1996年連續9年獲得“全省漁業先進縣”稱號,1990年成為全國先進縣。2009年實際養魚面積已達到36萬畝,總產值達到8500萬元。
為了打造肇源江魚品牌,肇源縣以資源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發展綠色漁業為重點,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漁業配套設施,使“笨魚”越來越大,帶來了滾滾財源。
肇源縣通過對全縣養魚戶進行技術培訓,統一了養殖技術,使養殖方式實現了綠色天然,保證了江魚的品質。在品牌戰略上,他們本著“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原則,全面推進“笨魚”產業發展。目前,全縣有15種水產品獲得農業部無公害水產品質量認證。
為了擺脫江水污染、禁漁等因素對漁業的沖擊,肇源縣建設了水源控制工程,將江水引入泡沼,給江水養殖上了一道保險。目前全縣80多萬畝養殖水面有95%%實現江水養殖。同時他們還通過定期補充魚苗實現了漁業的可持續發展。
今年,肇源縣養魚水面將發展到36.8萬畝,總產值將超過1億元。他們還充分利用“笨魚”的帶動效應,發展集養殖、游釣、休閑、旅游觀光、特色餐飲于一體的旅游漁業。以八家河、大廟、蓮花湖三處景區為主的集垂釣、餐飲于一體的休閑漁業吸引了廣大市民。
據了解,目前,肇源“笨魚”已在市區、哈爾濱、大安、綏化等周邊市縣有穩固的市場,每年可外銷3000余噸,而且進一步擴大銷售市場潛力還很大。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