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市海鮮批發市場的銷售人員統一服裝,統一使用透明塑料袋
南寧市工商部門采取開具電腦小票、使用印有攤位號透明購物袋等多種措施
希望以此杜絕海鮮攤“缺斤少兩”情況
“透明管理”治理海鮮“缺斤少兩”
4月22日,南寧市工商局青秀分局埌東工商所與所轄海鮮市場的經營戶簽定責任狀,將嚴懲“缺斤少兩”現象。同時,南寧市工商局江南分局與江南區南寧海鮮批發市場將規范市場管理活動進一步升級,市場內83家零售攤點實現統一電子秤、開具電腦購物小票、統一使用印有攤位號透明購物袋等“五個統一”,希望以此杜絕市場短斤缺兩行為。
市民多次遭遇“缺斤少兩”
經常到海鮮市場買海鮮的張先生說,他不管到哪個海鮮市場買海鮮都遇到過缺斤短兩的情況。不久前,他與朋友在一家海鮮市場買了一條石斑魚、1公斤花蟹、1公斤瀨尿蝦,拿到附近的酒店加工。加工前,他們從裝海鮮的黑色袋里倒出了很多水,1公斤的海鮮少了好幾兩。“當時,我去找攤主理論,攤主態度蠻橫。”張先生說,后來他說要找工商,攤主才不吭聲,給他加了幾只蝦、蟹,并退了5元錢給他。
市民吳女士曾在南寧市北湖海陸豐海鮮市場一個攤點買了1.7公斤的竹節螺,但拿到手上怎么都覺得份量不夠,于是到市場公平秤上去稱,發現實際上只有1.3公斤。經過與攤主理論后,拿回了多給的錢。
今年4月8日,南寧市工商局埌東工商所的執法人員在南寧市廂竹海鮮市場檢查時發現,一名市民剛買了0.8公斤的香螺,拿到工商部門設置的公平秤上稱卻只有0.6公斤。
“海鮮缺斤短兩的情況太多了。”福建工商所工作人員說,他們所轄的一個海鮮市場,以前一個月要發生十幾次這樣的事件,現在每月也有七八次。
“缺斤少兩”為何屢查不絕
市民不時投訴,相關部門經常查處,可是缺斤少兩的現象為何一直得不到解決?一名在海鮮市場做海鮮生意已經5年的攤主說,市場競爭激烈,大家都想壓低海鮮的價格來搶客,你不想辦法缺斤少兩,怎么拿低價去跟別人競爭?
另一名攤主告訴記者,往袋子里裝水是最簡單最普遍的增重方法,但動作一定要快。還可以調整電子秤,或是增加一些綁帶的重量。“往袋子里裝水,一次至少也能多掙三四元,這樣的好事,誰不干?”
就在記者采訪過程中,一名剛剛將兩只螃蟹賣給市民的老板,見到工商執法人員走近,立刻將袋子弄破,幾兩水就從袋子是流出。旁邊的市民見此情況,也只是笑笑說,很多賣海鮮的老板都往袋子里注水,差不了太多錢,算了。
對于這種情況,南寧市工商局埌東工商所的工作人員無奈地說,海鮮市場之所以這么難管,除了很多攤主和他們平時監管方面的問題外,還與一些市民不夠配合有關。他們經常讓市民把剛買的海鮮拿到公平秤去稱,可很多市民說“少就少了,不管那么多了”。這讓工商執法人員在調查取證時感到非常困難,無法對銷售者進行查處,讓一些商販存有僥幸心理。
開小票是否能解決問題
22日下午4時許,記者看到,江南區南寧海鮮批發市場里幾乎每個攤點的銷售人員都戴著印有自己照片的銷售員上崗證,身上還穿著同樣印有攤位號與姓名的黃色圍裙,連攤點內的電子秤也都是統一的、全新的。
剛買了瀨尿蝦的張先生還發現,以往黑色的購物袋變成了透明的,袋子上還印有購買攤位的號碼、投訴電話、咨詢電話。正當張先生付款離開時,銷售員突然大叫:“我們市場統一新換的電子秤,以后買海鮮有小票,您就放心吧,我們不會缺斤少兩了。”
張先生接過小票看到上面印著攤號、時間、商品名稱、金額等內容時,笑著說:“早就該這樣做了。現在責任都明確到人,有了小票和購物袋,攤主想跑都跑不掉了。”
南寧市工商局江南分局局長何一青說,他們根據以往檢查海鮮市場、處理糾紛的經驗,首先提出在南寧海鮮批發市場制定了“五個統一,五個保證”,即統一電子秤、統一工作服、統一售銷員上崗證、統一購物袋、統一“信譽卡”,保證亮照經營、先行賠付、誠信經營、食品安全、攤面衛生,讓銷費者放心消費。
何一青表示,這種方式在原有為消費者發放信譽卡的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責任明確,證據齊全。這一做法將在轄區內的農貿市場及一些附加值較高的市場內推行。這種缺斤短兩的情況,隨著市場的不斷規范,應該會有很大的改善。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