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今年以來,受大風、暴雪、海冰、持續低溫以及漁業資源下降等不利因素影響,1-3月份,全市水產品產量31萬噸,同比下降13%;但由于水產品市場整體價格較去年同期有所提高,水產品產值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實現產值24億元,基本保持穩定。今年春季漁業生產呈現出以下三個特點:
一是近海捕撈形勢嚴峻,遠洋捕撈穩中有升。春節后近海捕撈不理想,少數漁船略有盈利或保本經營,大部分漁船虧損。目前450-600大馬力漁船90%以上停產,400馬力以下漁船40%左右停產。一季度捕撈實現產量15.6萬噸,同比減少28.5%。與此同時,遠洋捕撈保持良好態勢,中西太平洋金槍魚延繩釣、東南太平洋魷魚釣、西南大西洋魷魚釣及拖網、菲律賓拖網等項目進展順利,遠洋漁船達到47艘,實現產量13702噸,產值12186萬元,分別增加6.8%和3%。
二是海帶養殖大幅減產,海珍品養殖恢復正常。4月底,海帶開始進入收割期,比去年同期推遲半個月左右,預計減產幅度在20%以上。抓緊苗種繁育,增加鮑魚、海參、大菱鲆、牙鲆、扇貝、魁蚶、對蝦等苗種繁育量,到福建、浙江等地采購雜色蛤、縊蟶、毛蚶、青蛤等苗種1000多噸,保證了養殖生產的的順利進行。一季度養殖產量15.5萬噸,同比增加10.5%。
三是重點項目加快建設,海產品精深加工能力明顯增強。成山海之寶深水小海帶精深加工、榮成獐子島食品加工二期工程完工投產,鴻洋神海洋生物工程二、三期項目、海洋時代食品公司巖藻多糖硫酸酯保健品項目、山東航海創意投資有限公司的航海食品項目、尋山集團巖藻黃素提取項目等幾個重點加工項目已全面開工建設。投產后可新增精深加工產品30多個,增加收入20多億元。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