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山東省威海市海帶養殖面積約15萬畝,年產淡干、腌漬海帶40萬噸(其中淡干、腌漬各20萬噸),約占全國的60%,海帶育苗養殖加工產業產值超過20億元,在漁業發展漁民增收中占有突出地位。
但自去年年底以來,受連續的暴雪、風災、海冰等災害影響和今年春季持續低溫影響,威海市海帶養殖大幅度減產,預計全年減產幅度在20%以上。
為減少海帶減產對漁民增收的影響,威海市采取三項措施,努力爭取減產不減收。
一是提高海帶銷售價格。發揮海藻產業協會的行業自律和規范管理的作用,根據市場供求形勢,適當提高了淡干海帶的指導銷售價格,每500克2.1元,比去年提高0.1元。
二是加快海帶精深加工。在增加腌漬海帶、海帶絲、海帶卷、海帶面、海帶糖花色品種的同時,加快推廣以海帶脆片為代表的海帶休閑食品。同時從鮮海帶中提取海藻酸鈉等化工產品,從浸泡的海帶水中提取甘露醇、碘等化工產品,全方位利用海帶,提高產品價值。
三是打造海帶品牌。發揮“榮成海帶”、“威海海帶”地理標志商標、山東省著名商標的優勢,積極參加展會、推介會和糖酒交易會,擴大品牌影響力。在剛剛結束的西安洽談會上,俚島海洋科技、成山海之寶等簽訂協議3000多萬元。同時,大力開拓國際市場,目前威海海帶已經出口10多個國家和地區,占全國60%以上。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