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針對今年羅氏沼蝦苗種價格高、養殖風險大的情況,這幾天,秀洲區農經部門對水產養殖戶進行了多次專題培訓,引導鼓勵部分羅氏沼蝦養殖戶轉養黃顙魚。作為區水產站引進的新品種,其池塘生態高效養殖模式已在全區推廣。截至4月底,全區已推廣黃顙魚養殖面積近2000畝。
前幾年,新塍鎮水產養殖大戶陳金根承包的200多畝魚塘一直養殖南美白對蝦,去年他將90%的魚塘改養了黃顙魚,取得了很好的效益。今年他在200多畝魚塘全部養殖了黃顙魚。在他的帶動下,當地不少養殖戶紛紛將養殖南美白對蝦、羅氏沼蝦改為養殖黃顙魚,并實行反季節銷售,養殖效益和市場前景十分看好。
據區水產站相關負責人介紹,黃顙魚是我國優質的名貴魚類,俗稱黃骨魚、骨魚,一直以來都是市民餐桌上的珍品佳肴。目前市場上黃顙魚每公斤價格賣到26元到30元,養殖戶平均每畝純收入可達5000元到6000元,是普通水產效益的三到四倍。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