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日,港澳兩地先后發生市民食用海鮮帶子引發集體中毒事件,引起社會各界關注。昨日,記者從市相關部門了解到,珠海目前已接到食用此類海鮮產品中毒的報告,共有16人,初步斷定為貝類毒素中毒。對此,相關專家建議市民近期最好慎食此類海鮮。
帶子貨源來自湛江
18日當天,市衛生部門接到有4人因頭暈、四肢乏力、眩暈、視力模糊、惡心和嘔吐等不適癥狀到醫院求診的報告,經過有關部門開展流行病學調查,結合患者事前曾食用過海鮮帶子以及臨床癥狀等情況,初步判斷屬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再經過進一步排查,又確定另外兩人也出現類似癥狀,而事前也曾食用過海鮮帶子,中毒原因初步判斷與上述4人相同。
據了解,6名患者分別來自3個家庭,目前身體狀況穩定。患者所食用的海鮮帶子均來自梅華廣富市場,帶子的貨源則來自湛江,相關查處以及封存工作正在進行,而針對其它市場的檢查正在開展,檢查結果近日將公布。對此市食安辦相關人士表示,近日將發布食品安全警示,建議市民近期最好慎食此類海鮮產品。
海鮮類產品煮食有講究
記者昨日走訪拱北、香洲海鮮酒樓、水產市場,發現售賣食用情況正常。在拱北口岸附近菜市場、超市,帶子依然正常售賣。有水產品檔主告訴記者,珠海市民的顧客照舊購買食用,商販聊天時多稱澳門帶子事件是與香港有關。
珠海較大規模的涉水產品交易點朝陽市場工作人員亦專門接受本報咨詢。“這兩天檢驗檢疫人員都和平時一樣檢測,不止是帶子,整個水產品均無問題。”該人員稱,帶子在下屬水產品檔口幾乎均有銷售,因海鮮類價格市場有波動,目前尚無數量、價格的統計數據。該人員同時將問題質疑在市民的正常食用方面,“因海鮮類產品煮食均有講究,市民應提前問清楚。”
另據悉,珠海在出入境的水產品領域一貫保持質量安全監控計劃,對供澳水生動物捕撈漁船亦有嚴格管理工作,目前尚未有涉及澳門帶子事件的報告公布。
澳門
海鮮檔生意減半
當地16中毒者均自行煮食帶子
澳門民政總署管委會副主席李偉農昨日表示,民署正與衛生局配合,密切跟進新鮮帶子懷疑有問題事件,并會適當加強其它海產類的檢驗檢疫工作。
繼香港有居民食用新鮮帶子出現食物中毒個案后,澳門衛生局前日接獲醫院通報,有14名澳門居民在街市購買帶子煮食后不適,經治療后已出院。患者在食用煮熟的新鮮帶子10-40分鐘后出現頭暈、四肢乏力、眩暈、視力模糊、惡心和嘔吐等不適癥狀。經查,各患者發病前食用的新鮮帶子,分別購自下環街市、水上街市、青草街街市和紅街市,并在家中自行烹煮。5月18日上午9時至19日下午5時,澳門再接獲2名市民于早前食用新鮮帶子后出現頭暈、視力模糊等疑似神經麻痹性中毒的報告。至目前為止,累計共有16名市民在食用帶子后出現疑似神經麻痹性中毒。有1例所食用的帶子在珠海購買。衛生局已將有關信息通知珠海衛生當局。衛生局繼續呼吁市民暫停食用新鮮帶子。
目前對中毒溯源等方面尚不得而知,澳門衛生局懷疑事件與香港個案同屬麻痹性貝類毒素中毒有關,呼吁市民暫停食用新鮮帶子。民政總署的李偉農表示,民署及食品安全統籌小組下設的技術小組已及時響應事件,預計數天后會有已被留置的新鮮帶子檢疫結果。
澳門水產品市場對事件出現較大反應,政府一度讓停售帶子。有街市售賣貝類檔販表示頭天已進了帶子,但受事件影響全部“泡湯”,損失千多元。新鮮帶子疑含毒素的陰影,影響到市民食用貝類海產的信心,貝類海產銷量下跌一半以上。
據了解,澳門新鮮帶子的貨源一般來自湛江,而非珠海。澳門本地批發商透過廣州批發市場取貨,平時每日銷售約200只帶子,并于每日6時左右賣清所有貝類、海產類。
中毒探因
帶子從食物中攝取毒素
據香港海鮮業聯合總會主席李彩華說,帶子有毒并非因為污染,而是天氣轉熱,海水溫度變暖,帶有麻醉毒素的海藻容易生長,帶子攝取的毒素便會增加。只要不吃帶子內臟,便可避免中毒。有關醫學專家提醒,藻源毒素不僅存在于帶子中,蜆、青口、蠔、扇貝等雙殼貝類海產都可能受污染,市民都應慎吃。
據專家介紹,雙殼貝類海產如帶子、蜆、貽貝、蠔、扇貝,屬濾食特性生物,是貝殼類海產中毒的常見傳播媒介,而這些貝類生物食入有毒的海藻,毒素就會積聚在貝類的組織內。毒素對貝類本身并不會造成影響,而且其外表、嗅味或味道均與正常貝類無異,但人食用后則引起中毒。
專家解釋,這是因為這些毒素是耐熱的,高溫加熱也不能起到解毒作用。若有人發生中毒,其癥狀一般為惡心、嘔吐,同時口、舌及四肢出現刺痛、麻痹或灼熱的感覺,也會出現頭痛和暈眩,嚴重者會因呼吸系統麻痹而引致死亡。因此,市民近期最好少吃貝類食物,若食用則要將貝類浸養于清水中一段時間,并定時更換清水,使貝類自行排出體內的毒素;食用時避免進食其內臟、生殖器及卵子等。出現中毒癥狀,應及時前往醫院就診。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