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我每天都要收500多公斤福壽螺,但還是不夠鱉苗吃”,8月13日,廣西上思縣養鱉大戶趙務聯特意聯系筆者,提議讓大家都動手起來消除福壽螺禍害,并可以用福壽螺養鱉和家禽,變害為寶。
目前,上思縣的水稻種植面積達8萬畝,均發現有螺害。對此,該縣積極推廣“鴨稻共作”模式,在水田里放養鴨子,鴨子既可以吃掉福壽螺,還消滅其他害蟲,又促進農民增收。目前,僅該縣那琴鄉群眾梁秀黨組建的養鴨聯合體就有成員1000多人,每年養鴨100多萬羽,年產值超過1800萬元。
同時,該縣還有許多養鱉大戶,而鱉苗的最佳飼料就是福壽螺。目前,當地出現了許多專門四處收集福壽螺的“專業戶”,他們每天能收到福壽螺近1000公斤,并能以每公斤0.7元的價格賣出,收獲頗豐。養鱉大戶、自治區勞模趙務聯4兄弟有養鱉池20多畝,每年可產肉鱉5000多只,他們的鱉苗每天要吃福壽螺500多公斤。
老趙說:“用福壽螺喂養出來的肉鱉,肉質鮮美,時常價格保持在200元/公斤以上,而平常市場上賣的中華鱉每公斤價格只有80元錢以下。”
南方漁網編輯:裴冰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