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世界自然基金會館內的圓形水族缸養殖了各種珍稀魚類,又如同一面放大鏡,倒映出墻上的珍稀動物本報記者 今天是世界環境日,本屆世博會唯一參展的國際非政府自然保護組織——世界自然基金會(WWF)今天迎來榮譽日。 珍稀魚種在水中游弋 以熊貓標志而廣為人知的世界自然基金會,在中國的工作始于1980年,最初主要致力于大熊貓及其棲息地的保護。今天上午,WWF和國家林業局共同主辦“與綠色中國共成長暨WWF來華工作30周年論壇”,來自大熊貓、濕地、森林、老虎、社區發展、氣候變化、生態足跡等各個保護領域的代表共聚一堂,共話30年的保護成果與經驗。 世界自然基金會館位于B片區國際組織聯合館,展廳采用中國“太極圖”的布局形式,代表WWF在全球工作的兩大領域:保護生物多樣性和降低人類生態足跡。 進入展館后,沿著一條虛擬的河流,依次進入“美麗的星球”、“脆弱的星球”、“與自然共生”以及“我的參與”四個展區。 在WWF館正中,一個直徑為2.5米的“生命之球”水族箱特別引人注目。中華鱘、胭脂魚等國家級保護動物在水中游弋,珍稀水生生物松江鱸魚則“害羞”地躲在巖石縫里。據展館介紹,巨型水族箱每過半個月就會更新一次魚的品種,人們將親眼見識到逾百種長江魚類。這是長江水生生物首次在世博會進行大規模展出。 |
發表評論 |
用戶昵稱: | |
評論內容: |
|
滑動完成驗證: |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