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刺參養殖又有好收成。記者昨日從浙江省溫州市農科院了解到,蒼南、洞頭兩地養殖刺參從4月份開始陸續上市,近兩個月,已售出22萬斤刺參,產值達2000多萬元。這是北參南移后,溫州市刺參迎來的第三個豐收年。
刺參被譽為參中之冠。2005年,隨著“北參南移”技術的突破,我市開始試養刺參,并成為浙南最主要的刺參養殖基地。
為推廣標準化養殖和深加工,今年,溫州市農科院聯合省海水養殖研究所等9家單位共同承擔了省重大科技專項重大農業項目“浙南海域刺參高效養殖加工技術研究與產業化”,先后與蒼南等地的大型刺參養殖企業合作開展引苗運輸、生態試驗、養殖試驗、度夏試驗、餌料培育研究,“北參南移”養殖技術逐漸成熟,刺參運送成活率達100%,養殖成活率達84.2%。目前,溫州市已初步形成海參基地化養殖和產業化生產格局。據介紹,每年10月份左右,刺參苗種從北方“遷徙”至溫州,在溫州市海域養殖到第二年的3至4月份便可成熟,為避免“搬家”的麻煩,項目組已制訂了刺參室內工廠化養殖技術操作規程,為室內養殖與刺參度夏研究打下了基礎。
另外,規模化養殖還帶動了深加工業的發展。通過開展刺參營養成分分析、浙南刺參有效成分的生理功能研究,項目組成功開發出了即食海參、口服液等新產品,吸引了不少食品加工企業的加入。記者了解到,位于蒼南的浙江宏利食品有限公司投入1.5億元,全面打造海產品深加工,建設了占地8440平方米、容量1.2萬噸的大型冷庫。目前,一個符合國際GMP標準的現代化生產車間正在建設中,面積達9475平方米,包括凍品加工線、即食刺參產品線和干制產品線各一條,刺參加工量每天最大可達到1.5萬斤,年產值達1.5億元。
記者還了解到,為進一步做大做強“海參”經濟,溫州市還將建設2個刺參高效養殖示范基地,示范推廣3000畝,建設刺參產業化生產線2條,推動刺參精深加工業快速發展,增加刺參產品附加值。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