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6月10日上午,浙江省紹興市福全鎮種藕大戶毛海江向自己70畝的荷塘里放養了250公斤黃鱔、泥鰍種苗,準備在種植蓮藕的基礎上,立體養殖黃鱔、泥鰍,增加經濟效益。
這是福全鎮為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引導農戶走立體養殖之路的一個具體例子。
黃鱔、泥鰍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是淡水魚中的佳品。近年來,由于人為過度捕撈、農藥毒害和環境污染,天然野生黃鱔、泥鰍資源減少,市場供不應求。藕田混養黃鱔和泥鰍,不但可以增加收入,還可以改善農田生態環境,使田塊植藕年限延長,藕的品質提高,病蟲害減少。而藕田病蟲害少,也有利于黃鱔、泥鰍的綠色生態養殖。再加上藕田里混養黃鱔、泥鰍,因為放養密度小,發病率也低。種養大戶毛海江對科學套養黃鱔、泥鰍的發展前景十分看好。
據毛海江介紹:他今年計劃放養250公斤黃鱔、250公斤泥鰍種苗,分兩批放養。每尾種苗規格為30-60克重,總投資約1.5萬元。
對于立體養殖前景,毛海江掰著手指給筆者算了一筆賬:去年他種蓮蓬一年總收入6萬元左右。今年實行黃鱔、泥鰍立體養殖,預計到明年5月份,這些放養的黃鱔、泥鰍種苗便可以起捕出售,按目前市場價格計算,預計年收入可翻一番以上,一年就可收回成本。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