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100萬尾魚苗活蹦亂跳地游進了中華民族母親河——黃河的懷抱。
由農業部黃河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陜西省水利廳、渭南市政府等主辦的黃河洽川段增殖放流活動,昨日上午在合陽縣洽川黃河浮橋舉行。這是歷年來向黃河投放魚苗數量最多的一次,來自山東、河南、甘肅、內蒙古等地的漁業管理部門,也參與了此次放流活動。
當陜西省水利廳廳長王鋒宣布放流活動開始后,當地漁民代表、漁業工作人員等約500余人,陸續將黃河鯉魚、烏鱧、鰱魚、鳙魚、甲魚等魚苗投放入黃河中。
據黃河水產研究所總工程師張建軍介紹,經過農業部漁業環境檢測中心檢測評估,黃河流域達到放流環境標準。放流后這些魚苗將在三門峽以上、壺口以下的黃河流域生存繁衍。投放的魚苗,可有效清除河道里的腐質物。
農業部黃河流域漁業資源管理委員會辦公室主任王守文表示,黃河上中游一些大型水電工程,影響了魚類的洄游通道。加之污染等原因,使黃河流域原有魚類棲息繁殖場所遭到破壞,不少珍惜魚種已瀕臨滅絕。黃河增殖放流活動,就是為了加強漁業資源生態環境修復和保護。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綜合新聞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