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最近,省委書記羅清泉、省長李鴻忠分別到洪湖、監利、嘉魚等地察看災情,要求各地政府和財政、水產、金融部門加大措施全力扶持水產業恢復生產,確保漁民生活無虞。省水產局迅速部署,抽調10多個工作組分赴重災縣市,協助組織展開全面生產自救。各地農業銀行、信用社與水產部門聯手對漁業重災戶迅速展開核災核貸。
據省農業廳副廳長、省水產局長王兆民介紹,經過近20天的努力,目前全省大部分損毀漁業設施已經修復,25億尾缺口魚苗已經補上16億尾,65%被洪水漫溢的精養魚池已經進行了消毒處理。由于防疫救災措施到位,組織迅速得力,杜絕了大災之后疫病流行的情況,全省漁業恢復生產“保目標,保規劃,保增收”攻堅戰,正在全省轟轟烈烈地展開。
7月以來,連續高強度的暴雨襲擊,大量池埂、堤壩、進排水渠道和攔網設施被沖垮。
大批成魚、苗種逃逸、死亡,導致全省165萬畝養殖面積、92個縣(市區)受災,受災養殖戶達到23.8萬戶。洪湖、嘉魚、監利、江夏等水產大縣(市區)損失更重,不少養殖戶更是傾家蕩產。在罕見的災情面前,省財政迅速為14個水產重災縣市撥付1000萬救災資金,并且按照省委省政府決定,承諾“上不封頂,下不保底,確保需要”,為全省漁業恢復生產貼息貸款。
省水產局反應迅速,主動應對,局領導多次帶隊赴黃岡、咸寧、荊州、黃石、鄂州、仙桃、天門等地了解災情,迅速成立科技救災專家組和種苗調劑組,組織10多名水產專家深入重災區,指導漁民科技救災。按照“補苗、回捕、改養、防病、修復”指導意見,各地正在有條不紊地開展生產自救。嘉魚、江夏、洪湖、監利四個重災縣(市區),更是全力以赴從湖南、江西、安徽和省內輕災地區引進魚苗,補苗改養,修復水毀設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