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夏日炎炎,喝啤酒、吃蛤蜊成了島城市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可是你知道嗎?每100個紅島蛤蜊中就有20個是冒牌貨,它們是由經銷商不遠千里從江蘇南通運來的。記者從紅島蛤蜊協會了解到,從今年開始,紅島蛤蜊中出現了不少“山寨版”,并且這些外地蛤蜊的價格反而比青島的還便宜。這是為什么呢?
【市場】叫賣蛤蜊都自稱“紅島” 昨天,記者在團島農貿市場的海鮮區看到,10個蛤蜊攤位前人頭攢動,賣得異常火爆,好幾個攤位的招牌上都寫著“紅島蛤蜊專賣”,旁邊還擺上一個小鍋,煮著蛤蜊,供市民品嘗。
記者了解到,這里的蛤蜊價格在每斤8至18元。
“老板這是哪兒的蛤蜊?”“紅島的。個大,肉多,沒沙子。”“聽說市場上有南通的蛤蜊? ”記者問道。
賣蛤蜊的聽記者這樣問,連連擺手搖頭:“絕對不是南通的。南通的個大,肉少,看我這肉多肥,你嘗嘗。”他從鍋里拿起一個開了殼的蛤蜊,遞給記者。
記者詢問了十個前來買蛤蜊的市民是否能分得清南通蛤蜊和紅島蛤蜊,他們全都表示“看不出來,吃了才能分清”。
【調查】每天有20萬斤來自南通 記者從紅島蛤蜊協會了解到,目前紅島蛤蜊每天上市量在100萬斤左右,但這100萬斤里面有20萬斤是“山寨版”蛤蜊,它們真正的老家在江蘇南通附近海域。
“青島人最愛吃蛤蜊,就是沖著這點,江蘇南通的商販才往青島運的。 ”紅島養殖協會會長趙宗偉告訴記者,南通蛤蜊是從今年才開始進入青島市場的。
由于今年的“倒春寒”,導致很多紅島蛤蜊瘦了很多,但由于紅島在國內外名氣都很大,所以“李鬼”也很多。
此前已有東北蛤蜊進入市場,但是外觀上差異很大,市民比較容易分辨,而南通蛤蜊口感與紅島蛤蜊相差甚遠,但由于其品種與紅島蛤蜊同屬菲律賓花蛤,外觀上很難分辨。
“紅島蛤蜊飽滿圓潤,一斤能稱60個左右,南通蛤蜊則相對干癟,一斤能稱75個以上。而且紅島的蛤蜊沙子少。 ”趙宗偉說。
【揭秘】南通規模化養殖壓低價格
“如果沒有南通蛤蜊,咱紅島蛤蜊一斤多賣三四毛錢沒問題。現在膠州灣的蛤蜊賣不上價了。 ”紅島養殖戶趙培安說,他養了10多年蛤蜊,今年價格最低,每斤只有1.3元左右。
如果商販把南通蛤蜊和紅島蛤蜊摻在一起賣,市民確實不易分辨。不過令人疑惑的是,南通蛤蜊千里迢迢運到青島,費用不菲,為何還能和本地蛤蜊一樣價出售呢?趙宗偉告訴記者,紅島漁民的養殖都是小規模,而南通的單個養殖戶面積多達兩千畝,而且都實現了機械化操作。
“從南通運到城陽,每斤蛤蜊的運費在0.2元左右。 ”趙宗偉說,不過,相比于紅島養殖戶手工捕撈、分揀、清洗蛤蜊,規模化養殖、機械化加工、集中運輸,讓南通蛤蜊除去運費后在青島仍然具備價格優勢。
“市場就像水,哪里低就往哪里流。商販才不管你南通蛤蜊是否含沙,是否好吃呢。 ”業內人士認為,價格優勢是南通蛤蜊搶占青島市場的主要原因。
相關新聞
三種蛤蜊都是菲律賓蛤
南通蛤蜊、東北蛤蜊和紅島蛤蜊從動物分類學上同屬于菲律賓雜色蛤,只是因為生長海域的水溫、水質的不同,在顏色、花紋、重量上產生了細微差別。在養殖過程中,紅島蛤蜊出現了細微的差別,紅島蛤蜊的花紋密集均勻,南通蛤蜊上的白色花紋則間距較大。但紅島蛤蜊因生長周期較短(通常在一年半左右),因此皮薄、肉嫩、味道鮮美。紅島蛤蜊外形更趨于卵圓形,且個頭較小,殼面光滑,沒有太深的溝紋。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