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前一階段鬧得沸沸揚揚的“甲醛銀魚”,讓市民對這道太湖美味心存忌憚。昨天太湖正式開捕,記者特地跟隨吳中區農業局工作人員前往太湖,了解今年太湖銀魚的生產情況。從起水到入庫,嬌貴的銀魚全程要“敷冰袋”。
昨天一大清早,西山島南端的太湖水域里,便駛來了不少專捕銀魚的漁船,光福漁港村的船老大王洪林就是其中之一。從8點鐘開始下網,每十分鐘拉一次網,一網上來便是滿滿一兜魚兒,其中大半是銀魚。剛起水的銀魚通體剔透,有如玻璃中的翠玉一般。一段時間后,魚體開始泛白,變成市場常見的模樣。短短兩個小時,總共捕到大大小小二十多斤銀魚。
拉起一網之后,趁著十分鐘的間隙。船老大趕緊開始分選,將水草投回太湖中,將銀魚挑選出放到盛有冰塊的容器內,將剩下的小雜魚收集好,帶回去喂大閘蟹。王洪林說,銀魚好吃難放,如果不采取措施,在這種天氣下一會兒就曬壞了,所以一起水就要放冰塊。正是因為難保鮮,所以附近捕銀魚的,基本上都是跟水產公司合作,由公司收購。當天捕,當天收,絕不會過夜。
包下王洪林所捕銀魚的是東山偉榮水產品有限公司,除了王洪林,還有幾十個漁民。昨天漁民開著機帆船在指定水域捕魚,東山偉榮的工作人員便開著快艇一艘船一艘船去收魚。所有銀魚,全部被裝進墊有冰塊的箱子里。裝滿后上面再鋪一層冰,簡單封裝,隨后便被送回到公司的加工車間。工作人員將滿箱的銀魚倒出,在冰水中清洗干凈,然后送入低溫車間進行人工分級挑選。最后不同規格的銀魚被分別包裝,然后急速冷凍至零下30度。從銀魚出水至分裝入庫,前后不過半天時間。
吳中區農業局工作人員介紹,開捕首日,銀魚平均一個小時 只捕12斤,與去年相比略有上升。目前銀魚保鮮最好的辦法便是冷凍。作為太湖銀魚主要產地之一,吳中區對于銀魚的生產和保鮮嚴格督查,杜絕化學藥劑的使用。
相關鏈接 警惕不法商販的“甲醛銀魚”
銀魚出水就會死亡,如果溫度高,體內蛋白會大量流失,容易腐爛、變質。冰凍是保存銀魚的理想辦法。銀魚買回家最好當天吃掉,否則要放冰箱冷藏。
目前市面上有部分不法商販,利用甲醛浸泡銀魚。甲醛是一種無色、刺激性氣體,易溶于水,其35%~40%的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具有防腐、保鮮作用,浸泡銀魚后,銀魚的賣相會比較好,而且重量會增加10%左右。
甲醛是一種有害物質,長期食用含甲醛的食品,人的神經系統、肺、肝臟都會受到損害,皮膚和黏膜也會受到強烈的刺激,還會引起內分泌功能紊亂,甚至導致慢性中毒,患癌概率也會大大增加。所以,國家明令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甲醛。
市疾控中心專家介紹,如果銀魚特別白,拉起來有韌性,吃起來像橡皮筋,這樣的銀魚就很可能是“甲醛銀魚”。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