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近年來,綏濱縣充分利用豐富水資源優勢,大力調整種植業結構,不斷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同時,選準以稻田養魚為突了破口,強力推進稻田養魚發展。今年全縣稻田養魚達到50300畝,遍布全縣9個鄉鎮,130個村屯,2500個農戶,稻田養魚發展態勢迅猛,已經成為綏濱縣農村經濟新的增長點。
稻田養魚在綏濱縣雖然有近20年的歷史,但是,前些年由于需要挖魚溝、魚溜,加高加寬田埂等田間工程,農民嫌費時費力,積極性不高,稻田養魚始終沒有被鋪開。為了突破這一稻田養魚發展“瓶頸”,把稻田養魚做大做強,強力推進稻田養魚這一糧食增產、農民增收的好技術,綏濱縣積極探索實踐,結合本縣實際,經過多年的努力,終于找到了一種新型的稻田養魚模式:即夏花養成魚模式。此模式不需要做田間工程,利用稻田所具有的水體、生物及其他條件進行養魚,進而達到種稻與養魚有機結合的綜合農業生產方式。
“萬事開頭難”。2005年,綏濱縣水產局指派全體科技人員,走村竄戶,三番五次地上門做思想工作、發放宣傳單、召開稻農會議,給稻農耐心細致地分析稻田養魚前景、效益。功夫不負有心人,在縣、鄉、村的共同努力下,當年發展稻田養魚面積6500畝,使50萬尾魚苗在稻田中“安了家”,邁出了稻田養魚的第一步。為了切實促進農民增收,綏濱縣水產局的技術人員頂風雨、冒酷暑,深入到田間一線,指導農戶搞好田間工程,幫助農戶解決稻田養魚過程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天道酬勤,當年,稻田養魚戶實現了稻魚“雙豐收”。
成熟的技術和成功的經驗,讓當初沒有投資的稻農開始坐不住了,有的向已成功的稻農“取經”,有的跑到水產部門詢問稻田養魚的細節和注意事項?吹降巨r的熱情如此高漲,綏濱縣委、縣政府因勢利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強力推進。一是將稻田養魚納入了鄉鎮任務考核指標,引起了各鄉鎮的高度重視。二是采取科技示范、典型引路的方式,在縣農業科技園區和連生鄉太和村建立了稻田養魚示范區,通過示范區輻射、帶動,引領周邊村屯發展稻田養魚。三是在水稻種植重點鄉鎮、村屯,實施整鄉整村推進。忠仁鎮聯合村、北崗鄉永泰村、綏東鎮大成村等十幾個村屯稻田養魚實現了整村推進,忠仁、北崗、綏東三個鄉鎮基本實現了整鄉推進。同時,縣水產部門還組織專業技術人員,利用農閑時間,深入到各鄉鎮、村屯,逐村逐戶向每個水稻種植戶宣傳講解稻田養魚技術,鄉不落村,村不落戶,做到了一鄉一班,一村一課,一戶一講。面對面、零距離地對稻農進行宣傳、溝通,現場解答稻農提出的問題,不斷提高稻田養魚科技普及率。為保證稻田養魚魚苗質量和成活率,綏濱縣水產局為稻田養魚戶培育和選購規格大、體質好、數量足的鯉魚夏花魚苗,并及時送“苗”到村、到戶,甚至到地頭。五年時間,該縣稻田養魚面積由6500畝增加到50300畝,平均每年以近萬畝的速度遞增,特別是今年全縣共投放魚苗335萬尾。據測算平均坰產魚100公斤,以每公斤6元計算,純收入500元;水稻預計坰增產240公斤。魚稻兩項合計每坰水田可增收近1000元,僅稻田養魚一項全縣稻農可增收330多萬元。
在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綏濱縣對縣情進行了再認識、再深化,充分認識到綏濱縣具有水資源豐富的獨特優勢,重新完善了發展思路,提出“實施兩江開發,努力打造龍江淡水魚米之鄉”的戰略構想,并以此為契機,繼續擴大稻田養魚規模,在抓好現有一家一戶稻田養魚的同時,加大整鄉、整村推進力度,著力打造稻田養魚示范區,形成連片經營,規模化生產的稻田養魚的新的發展格局,預計2011年全縣稻田養魚面積將突破6萬畝。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