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南京龍蝦門事件,幕后真兇究竟是誰?日前,國家疾控專家組給出了最終結論,患者所得的是一種罕見的“哈夫病”,其病因疑為龍蝦自身攜帶的某種生物毒素。記者昨天了解到,截至目前,上海市未發現這種罕見的疾病,但是衛生部門將會對這種疾病進行嚴密追蹤。
昨天,記者在調查了銅川路水產市場與本市多家大型龍蝦館后發現,由于小龍蝦量產季節已過,再加之近期種種負面報道對市面上的龍蝦銷售造成一定影響,很多批發商放棄零售,轉投各大龍蝦館與酒店的餐桌。
賣家變謹慎了
小龍蝦攤位難覓 主要賣野生龍蝦
昨天下午,在普陀區銅川路水產市場記者發現,雖然這邊生意一如往常紅火,但仔細觀察卻很難看到昔日小龍蝦的蹤影。記者找了許久,逛了幾十家門店都沒有找到小龍蝦的影子。一些之前龍蝦熱賣的攤主紛紛換上了“出售陽澄湖大閘蟹”的招牌。某攤主向記者表示,小龍蝦賣得差不多了,馬上該到吃大閘蟹的季節,所以大家都在做大閘蟹的生意。
在市場管理處,記者也得到了相同的回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在大約十天前,小龍蝦就基本“落市”。在商言商,為了讓自己的海鮮好賣,市場里的商家總是跟緊時令步伐,及時調整自己的“時鮮貨”。不過,水產市場管理處的工作人員反映,對于9月7日疾控中心公布有關小龍蝦與肌溶解相關的新聞,他們也有所關注!靶↓埼r可以賣,目前也還有極少數商家在賣,不過我們的工作主要是負責監控市場里是否有商家水‘洗’龍蝦,這點暫無發現!
雖然出售小龍蝦的攤位很少,但記者最終還是在北石路上的“銅川市場停車場”對面找到了一處。這是銅川水產市場很偏遠的一角,路口停滿了正在裝載一箱箱小龍蝦的貨運卡車。據記者觀察,小龍蝦被分別裝在不同的泡沫箱子里運上卡車,根據小龍蝦個體大小不同,泡沫箱子也不盡相同。
記者來到攤位前時,正好看到一位顧客前來選購龍蝦。面對上門的生意,埋頭篩選龍蝦的攤主顯然有些無奈!斑@兩天不對散客零賣龍蝦,不好意思,這些都是送往飯店的!睗M心歡喜的顧客在吃了個“閉門羹”后有些失望,更有很多疑惑,他告訴記者,今天家里有朋友過來,原本想買點小龍蝦親自下廚做個“十三香”的,現在卻發現不知何故龍蝦不賣了。
寧愿看著上門的生意溜走,也不肯零賣小龍蝦的行為著實奇怪,但老板對個中原因卻不肯多談。只是反復強調不會零賣,散客的生意現在不做。
不過,老板還是向記者透露了一個細節,他說,在傳出吃小龍蝦有人吃出病之后,他們的生意就受到了影響。這段時間內送來的小龍蝦主要以野生為主。在經過店員小工簡單篩選后根據個體大小,以平均12元一斤的價格出售給各大飯店與龍蝦館。
龍蝦館生意差了
飯店打包票消費者仍存顧慮
作為上海知名的龍蝦館,記者致電“盱眙蝦趣龍蝦城(國濟路店)”與“復茂龍蝦館(淮海店)”后獲悉,近期各家龍蝦館的生意也都有所下滑,在任何時候,消費者前去用餐都不需要預約,也絕對有空位可以坐。
對于9月7日疾控中心公布結果后的影響,現在店家還不得而知,不過龍蝦館也不會因為極少數的龍蝦有問題而選擇降價。據記者了解,目前小龍蝦在餐館的價格和之前一樣,維持在45-60元一盤(兩斤)左右。但店家會附帶推出贈券活動,以吸引顧客。
龍蝦館的小龍蝦質量到底如何?又都來自哪里?在小龍蝦飽受質疑的當口,龍蝦館工作人員的回答相當謹慎,“盱眙蝦趣龍蝦城”的一位工作人員更是向記者“打包票”,店中的龍蝦均來自江蘇盱眙的專職養殖基地,平時的飼養過程也都是經過重重嚴格把控,絕對安全。不過無論店家如何宣傳,消費者存有顧慮卻是不爭的事實,這點店方也是相當無奈。
記者手記
加強監管讓美食吃得安心一些
每年的7、8月間都是一年之中最為悶熱的時節,卻也是大眾飽嘗龍蝦美味的時刻。還記得世界杯時,筆者曾約上三五好友,點上盤“十三香”龍蝦看球的經歷。當時就有朋友說,看球無龍蝦,就好像踢球不穿鞋,雖然可以,但總覺得少了點什么。
小龍蝦一直“出身”不好,好不容易在當代有機會翻身卻不想又被打回原形。在這里筆者不得不說一句,小龍蝦本沒有問題,而是一些黑心商販“不負責任”的養殖方式才讓它再一次蒙受不白之冤,背了黑鍋。
很不愿意在今后的餐桌上見不到美味龍蝦的身影!疤K丹紅”、“瘦肉精”、“三聚氰胺”,于國人來說這些原本陌生的化學藥劑,不知何時開始竟變得如此熟悉。南京食客身上發現的“哈夫病”給食品衛生安全再一次敲響了警鐘。
對此,筆者呼吁相關部門加強對食品衛生的監管力度。讓身邊的美食可以吃得更安心一些,身邊的友人能再健康一些,對于那些本不必了解的化學名詞就讓它永遠“陌生”下去吧。
本市嚴密監控哈夫病
記者了解到,小龍蝦的銷售在上海似乎更有市場,那么哈夫病到底在上海有沒有出現呢?
“目前還沒有接到此類病例報告。”瑞金醫院急診科和腎內科負責人透露。記者同時調查了仁濟、華山、中山、六院、徐匯區中心醫院等醫療機構。他們均表示,至今還沒有發現因小龍蝦引發的橫紋肌溶解癥,即沒有發現這種所謂的哈夫病。
而記者昨天從食藥監部門了解到,本市將對這種哈夫病進行嚴密跟蹤,一旦發現有類似疾病,將會在第一時間上報。
但是,事實上,上海每年食用小龍蝦的量比南京多。到現在為止,上海好像還沒有出現過相關病例,為什么南京會出現較多病例?不少市民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對此,國家疾控中心的專家吳永寧表示:“你即使是吃了很多只,但趕上一只有毒的才發病”。所以,小龍蝦不是都帶毒,是大部分沒毒,極少數才會有癥狀出現。從環境來看,衛生部專家排查了能夠引起橫紋肌溶解綜合征的所有環節,沒有一個環節有證據表明,小龍蝦可能與某一個水域、某一種物質有關。
通過監測發現發病苗頭
自從龍蝦門事件后,盡管疾病發生地不在上海,但是本市小龍蝦的銷售量也大減。眼下,所有市民最關心的問題是,哈夫病的發現是不是意味著以后要遠離小龍蝦?
“所有的食品都會存在風險,吃扁豆會發生中毒,吃發芽的土豆也可能中毒,我沒法跟你說扁豆是安全的、土豆是安全的,”吳永寧說,他也是聯合國聯農組織關于魚類消費風險的咨詢專家,但不可能用一句話來判定龍蝦是安全還是不安全。
記者了解到,衛生和疾控部門將建立哈夫病的病例定義并開展有關監測,專家們已經向衛生部提出建議,在食用小龍蝦比較多的地區開展一些監測工作。希望能夠在早期發現哈夫病發病的苗頭,以便專家們能及時開展調查,來研究這個奇怪的病癥的具體致病因素。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