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停產整頓達5個月之久,損失數十萬元后,今年6月我市某企業終于獲得了QS證(食品安全生產許可證),被允許再次生產銷售罐頭食品。
該企業生產的罐頭食品,屬國家第二批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范圍,由于該企業沒有及時申報QS證,今年初,該企業的此類罐頭產品在上海各市場遭拒,在各個超市遭遇撤柜。花了大力氣,并停產整頓達5個月之久后,該企業才最終獲得QS證。
據了解,自2002年起,國家開始實施市場準入標志制度,沒有加貼QS標志的食品不準進入市場銷售。目前已經對三批次共28類食品實行食品質量安全市場準入制度。第三批食品生產許可證發證工作將于年底結束,水產制品、茶葉、黃酒等都列入了第三批食品生產許可證的發證范圍。根據我市質監部門摸底調查表明,我市有40多家水產企業、10多家黃酒生產企業和數十家茶葉加工戶,其所生產的產品均應申報獲取QS證。要獲取QS證,企業就要在環境衛生、生產資源、質量管理、檢驗檢測、儲運要求等多方面達到國家相關要求。
目前,我市企業的申報情況不容樂觀。在水產制品方面,僅有舟漁、興業兩家水產企業獲得QS證,像展茅的魷魚市場,螞蟻島、登步等地生產的蝦皮以及蝦米系列產品目前都還未獲證。大部分中小企業還沒有充分認識到不獲得QS證可能帶來的嚴重后果。
據市質量技術監督局有關人員介紹,國家可能在年底停止發放第三批食品生產許可證。未獲QS證的企業,是一律不得生產和銷售食品的,這就意味著,屆時我市諸多未獲QS證的水產制品將面臨退市危險。
采集: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