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安徽商報7月17日訊7月10日到11日,華陽河望江縣境內,突遭不明來歷水體入侵,一夜之間華陽河上百萬河魚中毒浮尸江面,近百漁業養殖戶面臨血本無歸的境地。事發后,安慶市、望江縣兩級有關部門緊急派員調查事故原因。
昨天,環保部門作出認定,事故系華陽河水體污染導致,安慶漁業部門表示,災情之重在安慶市史無前例。目前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尚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災難降臨數年心血化為烏有
7月10日夜晚,大雨后的華陽河望江段顯得格外寧靜、安詳,河岸邊忙碌了一天的楊灣鎮曾墩村漁民趙同平早早地便躺到棚屋里,熄燈休息,然而,誰都沒有想到,這里,一場史無前例的災難正悄悄降臨。
當天夜里10時許,他設置在華陽河里的20個網箱突然騷動起來。“魚兒好像有點煩躁,不停跳動,并探出水面放泡,”趙同平回憶說,“當時我沒有太在意,以為是天氣原因導致。”
到了次日凌晨3時,華陽河完全“沸騰”了,一片魚兒拍水的嘩嘩聲。“大事不好!”驚醒的趙同平立即打電話通知了就近的20名親戚。撒增氧粉,開增氧機,時間一分一秒地流失,但一切努力都是徒勞的。凌晨9時,20個72平方米的網箱,近8千條魚全部亮出了白肚。連續兩天時間里,從華陽河華陽鎮吉永村境內向西到華陽河楊灣鎮取水口,連綿10公里的河道,幾乎所有魚類無一幸免。無人打撈死魚爛沉臭氣熏天
華陽河死魚事件發生后在當地引起震動,7月15日記者來到事發現場,還沒到華陽河,遠遠就有一股腐臭味撲鼻而來。
站在河岸邊一家漁民的房頂,放眼望去,華陽河約40米寬的河道兩旁,鱗次櫛比的是一排排的網箱,網箱里成片的魚兒在烈日下閃著灰白色的光。
乘著小船,捂著鼻子,沿著河道,記者從華陽河楊灣鎮曾墩村段出發向西一路駛來,呈綠色的河水像凝固了一般,河面上隨處可見的是腐爛成半截的死魚和茂盛的水草。
漁民趙同平告訴記者,這場災難,養殖戶的魚加上河里的野生魚,華陽河至少有上百萬條魚遭受了滅頂之災。
在事發后漁民拍攝的錄像上,記者看見事發當天,華陽河水呈現出奇怪的褐紅色。
華陽河位于長江北岸,流經宿松、太湖、望江及湖北省黃梅、廣濟5縣。上游主要支流有源于宿松三面尖的二郎河,主要承受龍感湖、大官湖、黃湖及涼亭河來水,經華陽閘、楊灣閘流入長江。望江縣城目前的生活用水就取自華陽河華陽鎮段。
楊灣鎮豐玉村村民陳秀梅告訴記者,由于魚兒死亡后無人組織打撈,成片死魚在河中一點一點地爛去,發出的惡臭使得沿岸的居民至今睡覺都不敢開窗,更談不上用河水洗衣。
環保表示水體污染引發災難
據受災漁業養殖戶的統計和望江縣水產部門的估算,約有70家漁業養殖戶蒙受了經濟損失,其中絕大多數養殖戶血本無歸,有的損失達三四十萬元。
安慶市環境監測站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此次華陽河污染面積很大,從華陽河華陽鎮吉永村境內向西到華陽河楊灣鎮取水口,約10公里的河段是此次事故的重災區,幾乎所有的魚類全部中毒死亡,水質也遭受了很大的污染。
安慶市漁業局蔣澤球副局長告訴記者,此次事故,受災面積之大,受災漁業經營戶之多,經濟損失之巨,在安慶歷史上絕無僅有。
事發當天入侵華陽河的褐色水體到底源自何處?誰是這場災難的真正元兇?災難造成的經濟損失具體有多大?有關部門正在緊張調查之中。
編輯:秦能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