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每年9月是日本開始進口紅鰭東方魨(俗稱河豚,Takifugu rubripes)的重要時期,并且其絕大部分來自中國。年進口量為2000噸,僅在山口縣下關市魚市場的銷售量就可達1200噸。
但此前中國產河豚,曾在日本被檢測出農殘超標的事件,因而,山口縣下關市為了讓消費者放心食用,在國內以“吃河豚,安全在下關”為口號,決定建立一個檢查工會,提前對進口河豚進行農藥殘留濃度檢查。
此工會由下關市23個公司組成。檢查專家是福岡縣內的知名人士。檢查項目包含福爾馬林和水銀等5項農藥含量。檢查費用為450萬日元/年。中國產河豚在到達日本之后,由該協會先對進口河豚逐一進行樣品檢查,之后,再由日本海關實施檢查。
該工會表示,如查出進口河豚農殘超標,則針對未進口的河豚暫停進口,如已進口的將實施回收。另外,將暫停與供應商的貿易往來。
編輯:龍斌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