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繼連日來受大地震及其引發的核電廠爆炸及放射性物質泄漏等“天災”影響,日本進出口貿易連遭重創,自日本政府承認核輻射以來,日本食品主要出口地,中、韓、新、菲、馬、美等國和地區政府近日紛紛表示,將開始檢驗從日本進口食品的核輻射水平。日本食品工業陰霾籠罩,而作為日本出口第一大市場且頗具地理鄰近條件的中國食品工業及進出口貿易,又將會在這場災難中受到怎樣的影響呢?
眾所周知,日本是中國第三大貿易伙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災難過后,日本對華出口可能大量減少,中國對日出口量可能會大幅提升,而之前日本出口他國的業務有可能將會被中國接手或取代。這種影響在短期來看并不明顯,但影響將會在災后重建2-5年內逐漸顯現出來,而就目前核輻射污染日本食品所引發的一系列反響來看,食品工業又走了其他產業的前面。
1.日本食品對華出口可能大量減少
首先是受災難的影響,特別是核泄漏對食品的污染,日本國內的食品剛性需求瞬間增加,日本表示福島受損核反應堆附近海域的海產品將不會上市銷售,國內的水稻種植也受到了影響,供給的劇減更加凸顯了需求的短缺,就更別提增加出口了。
其次,中國目前為防止受核輻射污染的食品進入中國已開始實施嚴密的檢測,原本日本食品入關需要一兩周時間,如果增加核污染檢驗過程,入關時間可能要延長到3周至一個月,延長了日本食品的入關時間,增加了中國市場對日本食品的擔憂情緒,大大影響了日本食品對華出口。
中國質檢總局3月21日要求各地檢驗檢疫機構對日本輸華食品進行放射性監測,以確保安全。南京檢驗檢疫部門加大對食品、藥品、服裝、廢金屬材料等進行監測,水產食品成為監測重點,而從進口額來看,中國內地一直是日本的水產品第一進口大戶,其后是美國、俄羅斯、泰國、智利及中國臺灣;杭州檢驗檢疫局也開始增加日本進境食品的核輻射檢測,華潤超市稱在國家質檢總局作此表態后還沒有接收過來自日本的食品;在廣州市場,進口食品較多的超市有吉之島、TASTE及多家百貨公司從日本進口的生鮮食品供應量非常少,吉之島華南公司公關人士表示,目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都是定型包裝食品,沒有生鮮食品,日本地震后,公司暫未進口日本商品,目前銷售的都是庫存商品。供應商也表示,由于海關檢測等問題,已停止了日本商品的進口。
2.中國食品對日出口可能會大幅提升
世華財訊分析認為,由于地震海嘯以及核危機引發了對日本國內食品污染的擔憂情緒,第二季度日本可能會增加加工食品和制成品的進口,作為震后災民安置不可或缺的物質,加工食品和制成品的進口缺量在第一時間顯現出來:
日本農產品自給率只有40%,浙江是中國對日農產品出口的主要省份,2010年出口達10億美元左右,在日本災后重建中,出口日本的剛性需求增大,浙江農產品出口企業將起到很大的作用。寧波啟盛生物食品發展有限公司傳出消息,日本震后,公司訂單量急劇上升,客戶催著要提前發貨,希望把4月份的訂單提前到3月份完成。市筍業食品協會相關負責人預測,因日本發生大地震,對水煮筍的需求量會大大增加,寧波水煮筍生產企業今年出口數量將增加。
因天氣、成本等原因,將影響今年春季鮮筍國內價格的微漲。主要對日出口香腸、小籠包和水餃的杭州知味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謝穎芳說,雖然目前面臨交通運輸的困難,但日本企業給他的4月份訂單,比上年提高了25%。
江蘇南通現有對日本食品出口企業70多家。據相關媒體報道,多家企業反映日方客戶催促加急發貨,部分企業原計劃于4月交付的訂單被要求提前至3月中旬完成,還有一些企業表示要追加20%-60%的訂單。報道引用江蘇省商務廳官員的話說,保鮮蔬菜、水產品、紡織品等生活必需品需求量增大,帶動了近期江蘇出口量的增長。
上海榮成市經信局最新調查結果表明,日本大地震后,榮成對日本的貿易并未明顯受到影響,部分水產品出口企業的訂單不減反增,只有個別企業因主要客戶集中在震區,其生產訂單可能被取消。日前,榮成一水產加工企業一次性接到日本一客戶300噸的鮐魚加工訂單,相當于該企業去年同類產品訂單的50%,好當家集團震后已從日本客戶那里接到加工水產品500多噸的訂單,泰祥集團接到訂單同比增加20%,上海梅林(榮成)食品有限公司的訂單同比增加30%。
廣東順福食品主要向日本出口蔬菜食品,品類包括水煮牛蒡、保鮮胡蘿卜、冷凍洋蔥、鹽漬蓮藕等。日本關東地區也是牛蒡、洋蔥、胡蘿卜等的主產區,地震重創加上核輻射影響,日本市場的輸入性蔬菜需求激增。地震以來,順福食品已向日本發運各類蔬菜近1600噸,比平時增加三成多,因為比價效應,牛蒡每噸也提到了1000美元左右,其他蔬菜出口價格也有所提高。
預計近期下一階段,對日農產品出口可能還會有一些機會,日本一定會擴大農產品進口,地震會加大日本對中國大米、蔬菜、肉食等產品的需求。
3.日本部分食品出口他國市場可能將被中國取代
和中國類似,受國內食品安全擔憂情緒的影響,目前日本食品主要出口國均已為防止受核輻射污染的食品進入開始實施嚴密檢測,甚至禁止了部分日本食品的銷售,這將不排除為中國的部分食品加工企業提供了出口契機,尤其是對日本出口依賴最大的韓國更是對日本食品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為中國的大舉進入提供了可能。
日本震后第6天,日本政府承認核泄漏第2天,韓國農業部下屬韓國農水產物流通公社上海代表處首席代表全基燦表示,中國有望成為韓國第一大食品出口國。2007年中國超過美國成為韓國第二大食品出口國,僅次于日本。韓國食品醫藥品安全廳20日宣布對日本產加工食品進行核輻射檢查。由此,日本產農林產品以及經日本進口的農林產品、加工食品、食品添加劑和健康食品等都被列入輻射檢查范圍。韓部分零售企業暫停從日本進口食品及其他部分商品;韓第三大連鎖零售折扣店自22日起全面停售新鮮鱈魚產品,這些鱈魚大多從日本進口;第三大連鎖百貨商店停止了進口日本水產品,何時恢復待定。
此次災難將大大削弱日本的食品出口能力,中國將可能首當其沖取代日本在韓國的部分食品市場。目前,韓國從中國進口的主要食品為辣椒、生姜、大豆、赤豆、谷物、蔬菜等。而韓國對華出口的主要食品為人參、柚子茶、咖啡、酒、調味料、飲料等。
馬來西亞衛生部長拿督斯里廖中萊示,目前該部關注的是從日本進口的食品。
由于馬來西亞很多食品都從日本進口,僅去年就進口了4.8萬噸食品,主要是鮮肉、水果、谷類、飲料。為了確保這些進口食品不受核輻射感染,該部已在所有關卡采取防范措施,密切監控來自日本的鮮魚及魚產品、水果及水果制品、谷物、飲料和罐裝食品等。
美國政府22日宣布,由于擔心受核輻射與核泄漏污染物影響,將禁止對一些日本食品的進口。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稱,已經對來自日本部分地區的牛奶、牛奶制品、新鮮蔬菜與水果發布了進口警報。這就意味著在未證明安全前,美國將不會進口來自日本福島、茨城、櫪木、群馬等縣的此類食品。
新加坡農業食品及獸醫局聲明將優先檢測新鮮農產品,抽樣進行放射性檢測。菲律賓相關機構近日也將對從日本進口的食品進行輻射水平檢驗。
日本食品出口面臨更加嚴厲的檢查和篩選,在此背景下,中國的食品加工及配套企業能否主動出擊,搶得商機值得期待。
4.中國食品出口日本存在暫時的風險
受9級重震影響,日本廢墟重疊,食品工業生產和發展能力均受不同程度重創,中國食品出口日本存在暫時的風險,如速凍蔬菜是目前杭州地區主要的出口植物源性農產品,且60%以上出口日本,超過半數的企業在東京和橫濱交貨,F在,企業不得不臨時更改目的港或推遲船期,不僅費用增加,對企業的生產安排和出貨計劃也造成較大影響;杭州博陽是一家生產海藻類食品的出口企業,產品全部出口日本,公司負責人王旭峰說,地震后和日本當地的不少客戶失去了聯系,下級的經銷商也停止了進貨,目前不少按計劃交付的貨都在海上或者碼頭滯留,近三個月的訂單損失在三成以上。
雖然災難擾亂了中國食品加工業企業在日本市場的正常貿易,造成了一定的損失,但長遠來看,機遇大于損失。在此也提醒中國食品加工企業不要因暫時的損失垂頭喪氣,不要因亂飛的訂單得意忘形,充分考慮目前日本的支付能力,制定長遠的合作計劃、生產規劃和發展目標,勇于擴寬視界,拓寬市場才是企業長遠成長的不二佳徑。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