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娃娃魚具有極高的食用、藥用、觀賞和經濟價值,正是看到了這些優點,才引進飼養的。”昨天,山東省膠州市海洋與漁業局漁業技術推廣站站長張世軍告訴記者,引進娃娃魚人工飼養項目的是膠州市李哥莊鎮一家以經營特色養殖、旅游觀光為主的生態園。幾年前,這家生態園的負責人從電視上看到了人工飼養娃娃魚的報道,覺得養娃娃魚市場前景廣闊,于是邀請他一起到陜西一家娃娃魚飼養基地學習養殖技術。隨后,生態園便投資120余萬建起了仿生態娃娃魚飼養池,并在去年11月份花費7萬余元從陜西引進了10條成年娃娃魚和40條娃娃魚種苗進行飼養。 “人工飼養娃娃魚本來難度就很大,所以我們漁業局也把這當作一個課題,參與其中進行攻關研究。”張站長告訴記者,讓他高興的是,經過5個多月的飼養,這些娃娃魚比剛進來時“個頭”都明顯長大了許多,全部試養成功。 娃娃魚住“暗室” 為了一睹娃娃魚的 “芳容”,昨天記者跟隨張世軍來到了位于膠州李哥莊鎮的這家生態園。記者注意到,在生態園北側一片房子樣子特別,房子墻壁四周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泥土,墻壁上分布多個小窗戶,張站長告訴記者,這些房子就是飼養娃娃魚的地方,覆蓋土層是為了給娃娃魚保溫。 記者跟隨一名飼養員進入飼養池,發現墻壁上的窗戶被黑布封住,里面完全不見光。通過飼養員手電筒發出微弱的燈光,記者看到飼養池被分割成了一間間小型水池。每個水池長寬各約兩米,里邊水源清澈見底,四周有一個水龍頭不間斷地向外流著水,中間位置還放著一塊長約半米的石板,但記者沒有見到娃娃魚的蹤影。 “它們在石板下。”見記者迷惑,這名飼養員揭開一塊擱在池子里的石板,下面兩條約3斤重的成年娃娃魚跑了出來。顯然,它們對光亮很不適應,拖著像蜥蜴般的身子,在光線下不停地游動。記者注意到,兩條娃娃魚身長約半米,又扁又長的大尾巴占了身體的一半,腹部前后各有一對小腳,有意思的是,娃娃魚前面的小腳各有4個腳指頭,后面的腳指頭則有5個。在另一個水池中,石板下則盤踞著很多不到20厘米長的小娃娃魚,乍一看這些娃娃魚就像是一條條小蜥蜴。在燈光照射下,小家伙們不停扭動身軀的樣子非常可愛。 設有專職“保鏢” 張世軍介紹,娃娃魚為體外卵生,每年六七月份繁殖。它們生長緩慢,從幼苗到成年需要4年時間,體重在1.5公斤到兩公斤之間。娃娃魚對環境很敏感,在自然環境下一般生活在水質清澈、有回流水的洞穴中,溫度必須長年保持在10到20攝氏度左右。它們晝伏夜出,幼體群居,成體散居,攝食水生昆蟲、魚蝦、蟹類、蛙類、蚯蚓等。 “這些飼養池是根據野生娃娃魚生活環境建造的,就是為了提高娃娃魚存活率。”張世軍說,為了讓這些娃娃魚能有好的水質環境,他們專門還為娃娃魚挖了一口深井,將輸水設備連接在各個飼養池中,采取不斷循環井水的方式,模擬野外山澗中溪流。 此外,他們給娃娃魚配上“保姆”和“保鏢”。一是安排專人定期從附近池塘和河道里去捕撈小鯉魚和小鰱魚作為娃娃魚的餌料,實行24小時不間斷管理并定期對飼養池消毒和清理。再就是針對娃娃魚厭光和喜歡安靜的習性,飼養池中不安裝任何燈具,也有專人看守,除飼養員外的任何閑雜人員都不得入內。 一條能賣到5000元 野生娃娃魚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現在人工養殖的娃娃魚市場價格每斤在千元左右,按照一條四年生成魚計算,一條娃娃魚價格就在5000元以上。個人養殖和售賣娃娃魚必須持有漁政部門批準頒發的《水生野生動物馴養證》、 《經營利用許可證》、《運輸證》,并向經營所在地的漁政部門提出申請。能被銷售的娃娃魚也必須是人工飼養的子二代娃娃魚、無繁殖能力或傷殘體。 “現在娃娃魚剛剛取得試養成功,今后我們還會繼續擴大規模養殖。”張世軍告訴記者,目前這個生態園已經辦理了相關手續,今年6月份他們還會從陜西繼續引進娃娃魚幼苗進行養殖,今后他們還將作為科研項目開展人工繁育娃娃魚。 核心提示 大鯢,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因為它的叫聲如嬰兒啼哭,人們便親切地稱它為娃娃魚。自然環境下,娃娃魚一般生活在人跡罕至的山林溪流中,因它對生活環境要求很高,所以很難人工飼養和繁育。而在膠州市李哥莊鎮某生態園內,經過膠州海洋與漁業局技術人員5個多月時間的試養,花費7萬多元購進的50多尾娃娃魚全部試養成功。昨天,記者從膠州海洋與漁業局漁業了解到,今年這家生態園還要繼續引進第二批娃娃魚苗進行飼養,今后他們還將開展人工繁育。 名詞解釋 娃娃魚,學名大鯢,屬兩棲綱,大鯢科。因叫聲似小兒啼,故稱“娃娃魚”,屬于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3億年前與恐龍同一時代生存并延續下來的珍稀物種,也是現存最大的兩棲類動物,被稱為“活化石”。我國是娃娃魚的原產國,它主要分布在國內湖北、安徽、四川、陜西等十七個省,棲于山谷的溪流中。 |
發表評論 |
咨詢:0779-2029779
隨時,隨地,伴你身邊!
圖文推薦
最新養殖綜合
今日要聞
熱點推薦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