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中國食品和水產界較早關注和引進HACCP這一新的質量保證方法。早在1991年農業部漁業局派遣了由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李曉川帶隊的5位水產加工方面的專業技術人員參加了美國FDA、NOAA和NFI在馬來西亞的首都吉隆坡舉辦的HACCP和新的水產品檢驗規范(FDA/NOAANewSeafoodinspectionprogram)的研討會。李曉川代表在大會發言,介紹我國水產標準和質量控制的情況,表示將盡快在中國水產業采用HACCP。1991年到1995年期間我國漁業部門有四批七人分別參加了FAO舉辦的各期水產品質量保證技術培訓班。
1993年3月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在FAO和我國農業部漁業局拇罅χС窒?成功的在青島舉辦了全國首次水產品質檢(HACCP)培訓班。這次培訓班的教師有FAO/DANIDA項目負責官員魯賓先生(Hecter.MLupin)。FAO/DANIDA項目負責官員魯賓先生(Hecter.MLupin)、桑托斯先生、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胡斯教授(H.H.HUSS)和加拿大漁業海洋部的蔣汶德先生,他們介紹了HACCP原則和水產品質量保證技術,水產品的危害及監控措施及國外有關法規。還指導學員到青島冷藏廠現場學習應用HACCP。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為這項培訓活動翻譯和編寫教材18萬字,包括:歐共體的指令(91/493/EEC)、FDA/NOAA水產品質檢規范、加拿大漁業海洋部的質量管理規范(QMP)、HACCP原則及其在水產品的應用等。來自水產部門和進出口商品檢驗系統的58名學員參加了培訓班,這次培訓活動對在我國推廣HACCP了解世界水產品質檢的進展,產生了重大推動作用。
國家商檢局從事水產品檢驗的科技人員也積極在出口企業中推行應用HACCP。幾年來經過國家商檢局集中培訓的專業人員分別在所在地區對企業的有關人員進行HACCP及水產進口國法規的培訓,目前約有500多家水產品出口企業獲商檢的HACCP認證。1993年6月山東商檢局牽頭起草"出口凍對蝦加工HACCP實施方法"在生產企業中試點應用。不過,我國水產出口企業更多的直接采用水產進口國的有關HACCP規范。
1995年FAO資助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翻譯、印行了FAO漁業技術文獻334號《水產品質量保證》,這是由丹麥的胡斯教授編寫的,主要作為HACCP應用于水產業的教材。
1996年12月開始農業部結合水產品出口貿易的形勢和新頒布的凍蝦仁、凍扇貝等五項水產品行業標準的宣講貫徹,開始了較大規模的HACCP培訓活動。全部講課由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負責,內容包括:水產品的危害、HACCP的基本原則及應用;國外水產品的質量法規。培訓活動分別在沿海各省舉辦,到1997年5月有6個省市的來自水產管理機構和生產企業的400多名管理與技術人員參加了培訓,由于形勢和1993年不同,這次培訓活動影響面廣、效果顯著。有的學員學習之后立即在世界銀行貸款項目的申請和產品出口的質量管理中及時應用HACCP。根據生產企業的要求,浙江、江蘇等省舉辦了二期培訓班。
1997~1998年世界銀行對華水產貸款項目要求接收貸款的水產加工企業實施HACCP,國家水產品質檢中心受農業部項目管理中心委托在青島舉辦了二期培訓班。在第一期培訓班特邀美國NMFS的史蒂夫·威爾遜(SteveWilson)先生講課。
1999年4月和2000年5月FAO和農業部漁業局及INFOYU(中國漁業信息)在大連與煙臺分別舉辦HACCP培訓班,FAO的魯賓先生來華主持和講課。教學內容為HACCP基本原則、體系審核及歐盟和美國的有關法規等。
1999年由國家水產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起草的行業標準SC/T3009《水產品加工質量管理規范》發布。該標準采用了HACCP原則作為產品質量保證體系。
總結我國應用HACCP的歷程,開始的步伐是緩慢的,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國際水產品貿易擴大及水產品安全衛生管理的更加嚴格,1996年以來進展較快,一是進行了大規模的行業內的培訓,有了更多的企業的人員參加到應用HACCP的隊伍中來,再是,漁業主管部門等政府機構的重視,應用HACCP納入了我國法制軌道。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