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4月29日,由南海所承辦的國家貝類產業體系牡蠣病害研討會在廣東省陽江市程村鎮召開。參加研討會的有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國范研究員,南海所漁業生物病害防治研究室主任王江勇研究員、水產養殖與生物技術研究室副主任喻達輝研究員等7名崗位科學家,以及廣西綜合試驗站站長及相關團隊成員、養殖戶業主等。美國貝類養殖專家JONATHAN PUTNAM DAVIS特邀出席。
程村是全國大型的近江牡蠣養殖基地之一,近年來在牡蠣養殖過程中病害嚴重,對當地牡蠣養殖產業造成了很大影響。與會專家先赴牡蠣養殖區調研,了解了程村牡蠣的養殖情況,特別是近期發生的牡蠣大規模死亡的情況,監測了水質和采集了樣品。研討會上,南海所王江勇研究員就近期對程村牡蠣養殖海區的病害、水質監測結果作了專題報告,包括各種水質因子(如COD、pH、溶氧等)、水體及貝類細菌的監測及相關的牡蠣死亡率統計等,引起了與會專家的熱烈討論。專家們就有關牡蠣病害及養殖過程的各種問題,與養殖戶業主們進行了解答和交流,同時針對發病的可能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科學養殖的方法。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張國范研究員作會議總結,科學分析了造成牡蠣養殖病害的重要原因和解決方法,對養殖模式的改善提出了建議,對相關崗位專家的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
會議建議:各地應建立牡蠣養殖協會,協會具有規范養殖品種和養殖面積的功能;從外地購進牡蠣苗前,應進行檢疫,防止病原帶入;各地漁業主管部門應規范養殖容量,防止海灣的過度開發與過度養殖,保證牡蠣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