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在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流傳著護龜人的肺腑之言:“不怕做單身漢,就怕海龜不上岸”
今年是國際海龜年,10月23日,2006南海海龜放流活動暨國際海龜年宣傳月啟動儀式,在我國唯一的國家級海龜自然保護區———惠東港口海龜灣舉行,999只海龜被放生。海龜灣,不僅是海龜在中國大陸1.8萬多公里漫長海岸線上的最后一張產床,也是不幸受傷的海龜們的醫院,這里是它們最安全的家。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那些為海龜們默默守住這片最后凈土的人們,那些人與龜之間的動人故事,更是鮮為人知……
1985年建立的這個中國惟一的海龜自然保護區,由于環境特殊,多年來海龜保護區的工作人員以男性為主。1989年,老家在海南的林日錦從廣東水產學校一畢業就分配到這里,一直沒有離開過,直到1994年保護區來了第一個女大學生,至今只有3名女性。目前保護區已有10個正式員工,還有新招的兩名碩士和一名博士,男性占了絕大多數。
在保護區工作時間最長的林日錦說,建立保護區21年來,他們保護海龜上岸1200多次、產卵75000多枚,孵化、放流海龜63000多只,拯救被漁民誤捕并受傷的海龜200多只次。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每次放流海龜,這些男人們都會淚眼朦朧。
月黑風高夜,海龜來產卵……
24小時駐扎帳篷護“產床”
每年5月至10月,都有不少海龜從遙遠的太平洋深處溯游而來,回到廣東惠東縣的這個美麗小海灣,繁殖后代。
海龜通常在月黑風高的夜晚悄悄爬到沙灘上,先用前腳撥一個大坑,再用后腳挖一個深50㎝的窩,然后便全神貫注地投入產卵。產卵前,哪怕是一絲燈光或噪音,都會對海龜產卵造成影響。海龜通常2-5年才產卵一次,但每個海龜當年可產卵3-5窩、間隔約為15天;每窩海龜蛋通常100多只,最多可達170多只。海龜蛋呈白色,大小與乒乓球差不多,蛋殼革質、柔韌性很好,令海龜下蛋時不易把蛋跌破;海龜蛋被埋在80cm以下的沙地下,孵化50天左右便可脫殼而出。
為了保護好每次上岸產卵的海龜和在沙灘上的海龜蛋,海龜保護區的工作人員要駐扎在帳篷里,每天24小時守護在海龜灣上,任憑驕陽如火、狂風暴雨、蚊叮蟲咬;甚至在中國人傳統的“端午節”、“中秋節”,他們都堅守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無怨無悔!
林日錦說,雖然海龜具有頑強的生命力,但是上岸的海龜幾乎沒有絲毫的防衛能力,特別是剛出生的小海龜,一只同樣大小的螃蟹就可將它們吃掉,因此,一只母海龜雖可年產近千個卵,但真正孵化出來、并成功活到成年的,卻是微乎其微!這群古老的物種,就只能靠大量的產卵來延續后代。這就是成立海龜自然保護區的必要性了。林日錦說他的工作意義就在這里:將更多的海龜養活、放生,讓海龜家族在艱難的環境下繼續壯大!
養到四五歲,海龜要遠行……
不見上岸“保姆”日夜掛心
自從海龜母親上岸產卵后,小海龜由保護區的工作人員撫育成長,一般四五年就必須放生,再養下去,由于缺乏自然環境的適應性,小海龜對大海不熟悉,放生可能會不成功。放生海龜成了林日錦他們每個月或隔幾天就有的喜和痛———把小海龜輕輕地捧在掌心,面對著茫茫的大海,他們深深知道,如此一放手,小海龜們就要經受很多艱難險阻了。由于天敵眾多,能活到成年的通常不到千分之一。
林日錦說,多年以來,保護區為了更準確地跟蹤放生的海龜今后的回游情況,就在放生的海龜腳上安上一個金屬標志牌,打上編號和放生日期。后來,上岸的海龜越來越少,表明海龜隨著環境的惡化而正處于一個危險的境地。為了徹底了解海龜的洄游環境,搞清海龜的生存秘密,2001年廣東省海洋與漁業局、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華南瀕危動物研究所三家單位共同展開了海龜衛星追蹤研究的工作,到今年為止已在8只海龜身上裝上了定位器。那衛星信號發射器是從美國訂購的,每只數千美元,可隨時報告位置,同時可以通過水壓儀器了解水深,再通過衛星傳回數據,通過大量資料積累,科研人員就能準確掌握海龜的生活習性了。這種信號發射器只能配備電池,大概能用半年左右,一旦沒電海龜就會永久失蹤。
這些放出去的海龜令他們日夜掛心,林日錦有句時常掛在口上的“名言”:“不怕做單身漢,就怕海龜不上岸!”這位已步入壯年的海龜“保姆”,至今還沒有成家。
有人來挖沙,入侵海龜灣……
溫情男兒拼死捍衛“搖籃”
淡泊、溫情的林日錦碰上破壞海龜灣環境的事,曾經兩次怒發沖冠。
1992年的夏天,正是海龜產卵繁殖的季節,林日錦在執行保護區巡邏任務時,發現前方有幾輛車在海龜產卵場內盜挖沙子。林日錦毫不猶豫沖上前去,大聲地勸阻:“停工!你們馬上給我停工!這里是保護區的核心區!”并耐心向他們講解有關的保護法規。豈知這伙人根本不睬他。這里可是海龜產卵繁殖的核心區,情況萬分火急!眼看著一車車海沙將給強行拉走,保護區環境將遭受重大的破壞,林日錦冒著生命危險,只身橫在路中央,攔住了前進的車隊。一頓拳打腳踢,林日錦頓感眼前發黑。可他仍然忍住苦痛,誓死捍衛海龜生命的搖籃!這就是震驚廣東全省的海龜保護區盜沙事件。不法分子最終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第二次是1993年的一天,一艘走私服裝的船在偷偷靠泊海龜灣時擱淺了,走私分子只好棄船而逃,卻引來數百名當地人前來搶奪。村民們把大包的服裝拆裝后再分捆挑走,結果沙灘上到處都是散亂的衣服,林日錦見狀大怒,要求他們將服裝收拾干凈,不要污染了沙灘。那些人竟說“你這個外地仔是不是想挨打?”林日錦毫不相讓,雙方對峙了好久。好在有幾個好心的婦女主動將沒人要的服裝收揀好送到山上的荒地燒掉。
被漁民誤捕,異地龜受傷……
難舍與“港口八號”的感情
1995年5月,港口鎮北寮村的漁民報告他們捕魚時誤捕到了一只海龜,林日錦前往處理。在他面前的,竟是一只與往常回游到海龜灣的海龜外表顏色截然不同的龜,這是只難得一見的異地龜!它的背部被魚網割了一道溝,眼皮、脖子都在出血,呆在地上一動不動,十分可憐。可漁民說海龜搞爛了網,網里的魚全逃跑了,要救它就要出錢。林日錦與漁民討價還價,最終以200元買回了這只重117公斤的海龜。
這只海龜大約有60年的龜齡,保護區決定將它留下來作為研究的活標本。11年來,保護區的工作人員對它的作息規律進行了研究,并由此掌握其它海龜的生活規律。就在今年10月23日的“999只海龜大放生活動”上,這只老海龜也成為其中一員,被農業部部長杜青林和廣東省省長黃華華親手放生。保護區的科研人員在它的龜甲上裝了一個衛星跟蹤儀,并被命名為“港口八號”。
這只老海龜已完全適應了保護區的人工飼養生活,也與林日錦他們建立了十分深厚的感情!昂苌岵坏冒,看著它回歸大海,心里真不是滋味!睂@只最鐘愛的海龜,林日錦還心存歉疚:因為它是一只母龜,但來到海龜灣后它就從來沒有下過蛋。人工養的龜都是不生蛋的,這是個世界性難題,保護區曾設法做研究性突破,好多次放進來的生猛雄龜企圖強行交配時,都被它奮力抗拒而作罷。
林日錦說:我們還沒有研究出原來可以產卵的野生龜為何進入人工養殖就不再有生育能力了?是意識問題還是環境問題?但我們知道一旦將它放生,它們是一定可以再產卵的。這些年保護區利用高科技進行追蹤的放生龜都反饋了這樣的信息。這又讓林日錦感到欣慰。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