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11月14日上午9點,源源不斷的鰱鳙魚苗被投入到滇池內。昆明市滇池漁政監督管理處將用一個月的時間,向滇池投放240多萬尾(100余噸)鰱鳙魚。待明年6、7月滇池開湖時,此次投放的鰱鳙魚將有五六百噸的產量,鰱鳙魚被捕撈的同時將帶出大量含氮、磷等的有機物,促進滇池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
在滇池索道站碼頭投放現場,剛從漁場運來的鰱鳙魚被工作人員從水箱中撈出,稱重后即被一筐一筐抬到船上,船很快駛離岸邊,正式投放就從這里開始。魚兒們簇擁著游進滇池深處,一會兒就不見了蹤影。
據漁政處王勇副處長介紹,此次是今年以來的第二次投放,預計昨天共投放近2噸鰱鳙魚。而早在上半年,漁政處就已向滇池投放了640多萬尾高背鯽魚。今年向滇池投放的魚苗魚種是自滇池實施人工投放魚苗以來最多的一年。
選擇鰱鳙魚投放滇池有什么好處呢?王勇解釋,鰱鳙魚專食浮游生物,生長迅速,投放滇池可大量攝食藻類,充分合理利用滇池豐富的餌料資源,對凈化水質,促進生態平衡,增加漁業資源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據中科院武漢水生所測試,一條鰱鳙魚每長一公斤,就要吞食100—150公斤鮮藍藻。鰱鳙魚生活在敞水區,也不會妨礙滇池其他魚類的繁殖。
南方漁網編輯:黃倩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