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產門戶網報道 “這批蝦4月份放苗到現在已經六七十頭了,蝦很健康。”近日,江門江海區(qū)禮東村李×華高興地一邊對到訪的記者說著,一邊提起料臺,幾十條蝦就活蹦亂跳起來。當前整個行業(yè)的蝦病多發(fā),且就在附近也有不少蝦發(fā)病排塘,老李的蝦如何能獨善其身?“是丹谷讓我重新找回了養(yǎng)蝦的信心。”
老李從2002年開始養(yǎng)殖南美白對蝦,但到2008年,由于病害越來越多,養(yǎng)殖成功率也越來越低,“2009年我就徹底失去了信心,放棄對蝦,轉養(yǎng)魚了。”直到去年底,湛江丹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門分公司找到老李,在公司技術人員的建議下,老李再次拿出30畝水面來養(yǎng)冬棚蝦,最后的成績令他大大意外了一回。
老李介紹說,丹谷公司能提供蝦苗、蝦料以及蝦藥等全套產品,再加上技術人員的跟蹤服務,讓養(yǎng)蝦變得簡單。他去年10月中旬放苗(4萬尾/畝),到今年2-3月份分批收蝦,全部使用丹谷公司的產品,并根據其技術人員的要求來做,最后實際產量達到1200斤/畝,賣價從19-24元/斤不等,全程沒有偷死的情況發(fā)生,因此餌料系數也比較低,僅為1.08。當記者問及這造蝦賺了多少時,老李只是面帶笑容而言其他。
“丹谷給你養(yǎng)蝦帶來了哪些改變?”老李回答很簡單:丹谷技術員的全程跟蹤服務,主要是在平時的養(yǎng)殖管理中更注重調水,天氣變化時更注意預防水質變化和病害的發(fā)生,“他們有配套的產品,質量都控制在公司手里,使用起來也得心應手。”
與丹谷合作養(yǎng)蝦賺到了錢,老李顯得信心十足,“下一造計劃再擴大點對蝦的養(yǎng)殖面積,畢竟今年養(yǎng)蝦的效益會更為可觀”。
免責聲明:本文在于傳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觀點。本文不保證其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和有效性,本版文章的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并未經過本站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數據的準確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